百色新闻网靖西6月28日讯(通讯员 许正勇)“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全面推动产业扶贫政策落地,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很好促进了群众增收,脱贫成效显著。2016年以来,全市实现贫困村摘帽54个,贫困人口脱贫9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从20.9%下降到7.5%。”靖西市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副指挥长闭鸿飞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靖西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靖西市2019年农业产业扶持办法》《靖西市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以奖代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发展县级“5+2”特色产业,即以优质稻、桑蚕、柑橘、烤烟、养猪5项为特色主导扶贫产业,养牛、杂粮杂豆为自选扶贫产业。重点培育烤烟、水果、桑蚕、养猪“三种一养”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扶贫快速发展。 2019年,全市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3.5万多户,覆盖率达91.5%以上。目前,全市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15个,家庭农场40家,认定为区级核心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5个、乡级示范园22个、村级示范点100个,产业示范基地23个,特色产业正在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 “光出台政策还不够,关键是要确保政策落地,要优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我们每年本级财政安排扶持农业产业资金达8000万元以上,整合上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农业产业2亿元以上。”指挥部前线总指挥谌宏军介绍到。 “我们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是与市委、市政府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分不开的,我们会尽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更多扶贫任务,发展壮大靖西的扶贫桑蚕产业,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靖西市鑫晟茧丝绸公司董事长谢乃君感慨地说到。 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安家落户,从而带动了全市扶贫产业的发展。2018年,靖西市协调安排3000万元为鑫晟茧丝绸公司解决收购鲜茧资金紧缺难题。为广西扬翔公司无偿提供建设生态养猪基地产业用地,协调解决小额信贷委托经营1.5亿元,整合11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5000多万元建设养殖托管产业园。 近年来,靖西市不断加大对扶贫特色产业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对于新建小蚕共育室的每座补助35万元,新种果园每亩扶持600元,新建标准化猪舍每平方米补助250元。2018年共对1.9万多贫困户发展“5+2”特色产业发放“以奖代补”资金5400多万元。2019年计划安排16329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继续实施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扶贫产业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