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各市地方税务局直属机构,区局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更好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关税费优惠政策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79号),经研究,现就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如下: 一、对纳税人取得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安置房收入暂不预征土地增值税。 二、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的企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符合条件的,可按有关规定向地税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经核准后酌情给予减免。 三、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的企业因有
坡荷乡组织贫困户学习十九大精神 11月22日上午9时,那坡县坡荷乡大果腊村98户贫困户准时集中在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大厅参加由乡党委举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扶贫惠民政策”知识培训班。 为了及时向贫困户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让贫困户及时了解我们党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该乡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放在扶贫攻坚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扶贫惠民政策”知识大培训。安排一周的时间(11月18日至22日),给予每个贫困户50元的培训补助,在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田东讯 11月20日,田东县朔良镇百敏村的山坡上,村民种植的大肉姜和油茶果都进入了采收季。该村2016年已脱贫的村民黄秀梅站在生姜地里,又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百敏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全村依然有92户贫困户。而种植生姜属于该村传统产业,且种植生姜不必专挑平整的土地,坡顶上那些不容易管护的土地就派上了用场。 于是,该村把村里一些荒坡用来种植生姜,每亩纯收益在4000元左右。此外,该村在发展甘蔗、油茶、生姜、板栗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种植方式走稳脱贫富民路。目前,全村柑橘种植面积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靖西讯 11月22日,笔者从靖西市有关部门获悉,1-10月,该市完成进出口总额99.31亿元,同比增长94%,排在百色各县(市、区)第一。 近年来,该市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外贸扶持政策,出台本级相应的扶持措施,做到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该市积极做好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报工作,全面兑现县级财政配套扶持资金。设立扶持外贸企业专项资金,实行企业出口1美元奖励0.01元到0.015元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田林讯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黄艳琼)“广播好多年都不响了,现在又听到,感觉很亲切!”11月21日,听着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岩林村村头高音喇叭播放的十九大知识宣讲,75岁的村民黎兆南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农村讲习所“小广播”工程,以村屯为单位,建立村级广播室,组建讲当地方言的理论广播员队伍,打通政策理论到达农村基层“最后一公里”。 实施讲习所“小广播”工程,是该县在开展“乡音导学”“学习夜话”“百姓微讲坛”等讲习活动基础上的再次提升。通过农村“小广播”宣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凌云讯 11月16日,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12标段在项目驻地(凌云县境内)举行仪式,挂牌成立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工会工作站。该工作站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地、职工书屋、农民工培训学校、安全体验中心等,可以提供包括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法律权益维护、心理疏导等贴心的免费服务,让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罗希海 蓝株广)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乐业讯 在乐业县,农村党员表现如何,也有星级标准了。11月20日,笔者从乐业县组织部门了解到,该县创新党员量化考核方式,全面推行农村党员星级管理“积分换星”考评新模式,推进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从严落实农村党员管理制度,该县分类设置考评项目,基础积分分值为70分,主要对党员履行党员义务、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等事项分类设置学习分、活动分、好事分、实事分、先锋引领分。正向加分主要对党员积极服务群众、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情形实施。反向扣分主要对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违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文星显 11月16日,在位于乐业县逻西乡民友村村民王海认的胡蜂种苗培育大棚里,400多个胡蜂培育桩错落有致。看到密密麻麻的胡蜂,记者有些心惊胆战。 对于刚刚玩转了“毒门”绝技的王海认来说,这些胡蜂承载着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此前,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且孩子还在上学,王海认一家生活很困难,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开展后,王海认获得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开始发展脱贫产业。 经过考察,他决定发展胡蜂养殖,并前往云南学习技术。学成归来后,他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对胡蜂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西林讯 (记者 徐顺东 通讯员 黄燕群)11月21日,百色市村集体工作现场会在西林县召开。西林县今年先后探索出资源开发型、盘活资产型、产业带动型等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目前在全县97个村(社区)中,已有村集体经济的有52个,占总数的53.6%,41个贫困村均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为确保2017年底前实现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该县依托产业优势,全力实施“1110工程”,即给97个村(社区)购买1个门面、入股1个市场、发展10亩水果: 购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陈 强 通讯员 莫海燕 陆照辉 “有了扶贫移民补助,我家只花了1.75万元就得了这套115平方米的新房。”11月20日,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长沙屯村民谭海明说,他本月初搬进了位于思林镇上的新居。此前,他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距离通村公路都需步行两小时的山里。 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田东县60%以上的贫困人口聚居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难以配套,扶贫成本极高。为此,该县提出了“两个有效集中”(向村部有效集中、往城镇有效集中)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思路。按计划,“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