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
靖西壮族山歌除了平日传唱外,还有歌圩节的传统习俗。在靖西农村男女青年多数均会编唱山歌,随编随唱,有时男女对唱一夜,都用同一个韵,歌词很少重复。壮语山歌一般二句合成一首,也有四句合成一首。每句7个字组成,押腰韵和尾韵。歌词大多采用比、兴表现手法。
壮剧
壮剧 解放后由提线木偶戏演变而成。1954年木偶剧师黄登伟给新靖镇业余壮剧队首排
民间故事《毛红玉音》,其念白、唱腔全搬木偶戏,表演程式借鉴粤剧、邕剧。1955年靖西壮剧队参加百色地区文化代表团赴南宁参加广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编导黄登伟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狐狸外婆》获奖。1990年,壮剧业余团(队)一直活跃于城乡各地。
彩茶剧 清末外地传人一种剧种,流行于新靖、岳圩、壬庄、禄峒、荣劳、龙临、安德、渠洋、魁圩等地,唱腔有湖南调、采茶调、送花调、四季调等,一般在春节时间演唱,唱者男女均有,锣鼓配合,挨家拜年演出,唱毕家主赏给封包钱。
粤剧 民国初传人靖西,民国20年(1931)县城知识青年凌贞夫等组织业余嘤嘤粤剧社,后改燕燕剧社,聘请龙州县粤剧师教戏。26年抗日战争暴发,改称大同剧社,曾为抗日将士义演募置寒衣,获民团指挥官高仰如赠给“敬业乐群”匾额,演出均为古装文戏《黛玉葬花》、《拜金花》等剧目。民国29年后,剧社人员流动多,与邕剧社合并。34年抗日胜利,第六专署组织业余“胜利粤剧团”,化峒、果老也组织粤剧团,演出活动一直至解放初期,壮剧兴起后才改演壮剧。
邕剧 广西南宁地方戏,清末民初传人靖西,县城、化峒、果老、渠洋曾先后组织过业余邕剧班,节日演出,但不久即散。民国20年县城四川街和新街(今属新生街)组织“四二邕剧社”(取四美具二难并意),聘邕剧师教戏,均演古装武戏《吕布窥妆》、《五台会兄》、《薛刚反唐》等剧目。26年曾为新靖环河村火灾义演募捐,获得群众赠给“见义勇为”匾额。该剧社后与粤剧社合并,演武戏唱邕剧,演文戏唱粤剧。一直活动至解放初,壮剧兴起后改演壮剧。
采茶 清末外地传人,壮话演唱,个别参杂少量汉话,曲调简单,正反两个调,有彩调味道。演唱内容有唱十二月采茶歌,有唱民间传说故事或历史英雄人物,还有节日祝贺词等。唱词皆以七律韵音,一般在春节期间活动。
末伦
巫伦靖西壮语称末伦,是流传于靖西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其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为丰富,表现人民熟知和关切事情,追求美好生活,坚贞爱情,反映反抗压迫斗争、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还以优美的民间传说、神话、历史故事,充分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其音乐抒情、委婉动人,富有吸引力。优秀的巫论对陶冶人民的性情,提高人民精神文明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办台阁
扮台阁 清末由广东商人传人靖西。活动范围在经商集镇,如新靖、安德、化峒、渠洋、龙临等乡镇。 一般在春节与舞龙舞狮开始时活动。表演时,演员在平台定型,由3名10岁左右孩童装扮古代英雄人物, 搭二层,主将居上,副将居下。3人抬起平台慢步沿街游行,后面跟着八音乐队。
弄腊 靖西壮话“闹锣”之意。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是居住在安德镇马拔村开垦屯壮族群众的传统节日。除“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能正常活动外,历来该屯的弄腊节都如期举行。
请囊亥 汉语为请嫦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一些地方妇女举行邀请嫦娥相聚的仪式,称是“请囊亥”。这项活动主要在巴蒙、大道、新靖、旧州、凌准、安德等地流行。据流传最盛的巴蒙村老人讲,这一习俗在巴蒙是上几代人传下来的,进行时暗中选有水平一名歌手假借嫦娥下凡附身盘坐中间,围观人谁都可以与之对歌。
马驴舞 各地的表演大同小异,和汉族地区流行的“竹马灯”有相似之处,可见靖西的马驴舞是汉族地区传人。唱词中有“马驴从云南来”的句子,所以断定马驴舞来自云南。表演时,将竹马分前后系在表演者腰上,腰以下用绿布加以装饰,形如骑马状。两人手拿彩灯两盏,在前引路,舞马驴者手执马鞭,绕着彩灯或徐行或疾驰,间或抖缰勒马,边跑边唱,动作逼真生动。
春牛舞 是春节期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清光绪以前靖西就有活动。其唱调融合当地山歌腔调,形成独特的民间演唱艺术。牛头用竹蔑扎成,外面糊以纸、布等,牛身用布裁成,和牛头相连。表演时,两人钻人牛腹操纵,表演程序是一老者扶犁拉牛上场作犁田状,边走边唱。过一定时间,牛疲不肯走,老翁举鞭欲打。这时一老妇挎篮见状,上前制止,抚牛。老翁惭愧,放牛休息。两老对唱,一问一答,唱的意思是:牛原先住哪里? 从前没牛时,我们怎么犁地等。对唱完即牵牛下场。受贺家主即给封包钱。
鸿鹄舞 盛于清代,流传至今。《论衡·龙虚》云:生生知往,鸿鹄知来。当地预祝来年丰熟。流行于新靖、化峒、湖润、岳圩、大道、岜蒙等地,春节挨户拜年,受贺家主赏给封包钱。表演形式:用竹蔑扎一鸿鹄鸟骨架,大如小牛,外用纸裱糊,最后一层用彩绸糊,画上美丽的颜色,鸟的翅膀能活动,表演时一人钻入鸟腹,用肩膀托起鸟身架,手操纵鸟头及鸟尾,时开时合,形似飞翔,鸟嘴不时发出“达达”声,锣鼓声中一老翁引鸿鹄上场。老翁手拿蚊帚,边唱边舞。青年男女若干人拥簇鸿鹄鸟跟上,手拿手帕或扇子,配合老翁表演。
巫舞 靖西巫舞始于何时何方不详。靖西巫一般为女性,男性极少,专以迷信为业。巫者活动时双腿交叉坐于蒲团或席上,带一张箍,一幅红绸遮脸,左手拿一串铜链,不时抖动,发出响声;右手执扇不停地摇,口不停地唱,所唱内容多为给主家解灾驱鬼算命等。
五方舞 是道公和魔公在“道场”进行活动的一种祭祀舞蹈,一般在润年“建醮”及白事活动中,舞者五六人,道首领头执剑快步走,其余分别拿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有时主家孝者亦拿着香跟在后面跑,由道公领唱,众人接唱,共唱跳12次。舞走的路线按“福、禄、寿、康、宁”五字的笔画笔顺来走,从福字开始,分别规定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
巫道祭祀舞 此舞吸收部分道舞及武术某些动作。舞蹈活动范围小,一般在主家厅堂内跳。
芦笙舞 居住在靖西龙邦镇大莫村弄关寨苗族人家,每年春节都有跳芦笙舞习俗。此外,寨中有白事,邀笙手到场,在守灵时吹响芦笙,跳起芦笙舞,以问候死者家属,意为引导亡者平安上路。
楹联
楹联活动面广,历史悠久。每年新春佳节,城乡各地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民间有婚事丧事也普遍用婚联幛联。民国时期,山水联很盛行。解放后,城乡群众均喜欢用时政联。自1983年起, 县文化馆每年举办春节征联活动。每届春节征联有近百名应征,长短联600副左右,均由楹联评议小组评审,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名胜联为边陲关山润色,陵园联令人缅怀烈士,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