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健康中国“三步走”的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这些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度契合。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部署,紧扣《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突出目标和问题双导向,注重前瞻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发展。
第一,加强预防保健,构建全程健康促进体系。
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健康影响因素众多。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显示,100%健康等于60%生活方式、17%环境、15%遗传和8%卫生服务。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要针对全人群、围绕全生命周期,加大干预力度,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生活。
一要加强预防为主。建设健康中国,要“防”字当头,关口前移。中医基本理念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西医强调“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现在,很多群众缺乏保护健康所需要的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不少人有吸烟酗酒、久坐不动、长期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诱发疾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而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500亿元。要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将维护健康的“金钥匙”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要实施国民营养计划,积极开展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三减三健”行动,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用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把健康故事讲好讲精彩,让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健康新生态。
二要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这是解决当前国民健康问题的关键一环。我国面临着重大传染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的双重威胁。2016年,全国报告的传染病种类有45种,病例数超过690万。慢性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要制定实施重大疾病防控规划,强化监测预警,强化疫苗接种,强化联防联控,力争用5—15年时间,坚决消除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病等传染病以及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坚决遏制艾滋病、结核病、包虫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流行,坚决管控好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努力让广大群众远离疾病,健康幸福地生活。
三要加强重点人群卫生与健康工作。让人人享有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最终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提出要“确保各年龄的人群享有健康生活、促进健康福祉”。要围绕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要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重视维护好残疾人的健康,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加大低收入残疾人医疗和康复的救助力度,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切实解决好“3个1亿人”健康问题,加强政策衔接和制度协调,拆除藩篱、弥合鸿沟,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精准到户、到人、到病,多做雪中送炭工作,决不能让群众因为健康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掉队。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四要加强爱国卫生运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不少地方的垃圾和污水没有得到处理,一些城市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维护人民健康的伟大创举。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要抓住契机,创新性地用好这把“利器”,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下决心把农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适合居民生活养老的美丽家园。要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将健康理念引入社区、单位和家庭,培育发展千千万万个“健康细胞”,筑牢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防疫大堤”。
五要加强全民健身行动。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邓小平同志指出:“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健全全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发展群众健身休闲项目,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主题公园等,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让体育健身成为群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重要依托。要实施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开展校园足球等有益身心的活动,确保学生学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推动实施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育健康干预计划。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鼓励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让健康中国“动”起来。
第二,抓好“三医”联动改革,全力推动五项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2009年,中央对深化医改提出了“四梁八柱”的总体架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要求,深化医改要重点抓好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基本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更加注重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把制度建设贯穿医改全程。医疗是根本,是深化医改的“前沿阵地”。我国药品80%以上在医疗机构使用,医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医保是基础,一头连着“需方”,一头牵着“供方”。医保改革既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还能调控医药价格,推动药品流通秩序改革,起到“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作用。医药是关键,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突破口”。目前,药价虚高及不合理用药摊薄了医保的成效,影响医保基金可持续,加重了患者负担。医药价格改革不到位,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就没有空间,医生收入也很难提高。打好医改攻坚战,需要把“三医”联动改革和五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使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相对匮乏,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去了城市三级医院,造成城市大医院“战时状态”、人满为患,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萎缩,既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佳效益,也影响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推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分级诊疗制度是优化就医秩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事关整个医改成败。要按照“群众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建立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目的是保基本,关键要强基层,保障在建机制,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改革的拓展深化。要多措并举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财力物力投向基层、优惠政策倾斜基层,促进基层“软件”和“硬件”“双提升”,卫生工作重心和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当前要重点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医疗联合体建设。这是推进区域内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调整,发挥大型公立医院辐射带动作用、下沉医疗资源的重要举措。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行政区划、医保支付、人事管理、财政投入等壁垒,探索建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要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军队、社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今年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一手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基层的优势,既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一些地方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建设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具有重要作用。要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服务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接,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要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支付和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签约服务的积极性。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覆盖85%以上地市,2018年初步搭建起分级诊疗的制度框架。
二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各级各类医院包括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也是破解当前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公立医院数量超过了1.3万家,承担着国家应急救援、危重疑难杂症诊疗、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以及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水平等重大任务,在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改革公立医院,不是要削弱其地位和作用,而是要提升公立医院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其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医学科技进步以及专业结构和组织分工日趋复杂的新形势,更好地满足人们渴望获得更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新期待。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4次会议,研究审议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目标,明确了20项任务。要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切实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利于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有利于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公立医院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有利于发挥好公立医院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各级各类医院都要制定章程,明确办院宗旨和方向。要健全医院决策、民主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科研管理等制度,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院管理、服务人民健康、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和便民惠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感受到深化医改的新变化新成效。二要落实政府办医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进一步明确政府办医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三要加强医院党建,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把医院党建与各项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强化对医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确保改革发展方向,建设患者放心、人民满意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三是改革全民医保制度。全民医保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也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建立了医保制度。我国已经建立了保基本、全覆盖的全民医保制度框架,但仍面临筹资机制尚不完善、管理运行效率不高、保障兜底能力弱化等问题,特别是支付方式改革滞后,制约了医保在引导就医服务行为、理顺医药价格、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质量等诸多方面作用的发挥。我们推动全民医保制度从扩面提标向提质增效转变,必须做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篇大文章。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撬动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药品流通等各项改革。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实施的病种不得低于100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选择1—2个地市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要同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确保既控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又保障好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加快完善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个人参保意识。要实施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六统一”政策,理顺医保管理机制,鼓励开展设立医保基金管理中心试点。要加快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今年底要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便群众看病结算。要全面落实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基本医保经办服务,推动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四是实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目前,医药领域涉及利益主体多,生产流通环节复杂,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呈现出“多小散乱”的局面。全国有4700多家生产企业、1.3万家批发企业、16万多个药品批准文号,有的药品有几百个厂家生产,恶性竞争难以杜绝。批发企业乱象丛生,一些批发企业不卖药只倒票,导致药价虚高,加剧看病贵。彻底整治医药领域的各种乱象,必须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力,严把三道关口:一要狠抓供应保障。改革完善审评审批制度,推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采取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以及健全药品储备制度等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二要理顺药品价格。要完善药品招标采购,积极推进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价格谈判,扩大谈判采购的品种和数量,挤压虚高药价水分,扩大群众受益面。要以“两票制”为抓手推动流通环节改革。今年,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前四批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面推行“两票制”,其他地区也要加快推进,扩大实施范围,降低流通费用,控制虚高价格。理顺药品价格要标本兼治,既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和规定,对价格虚高药品,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相关人员和机构。三要加强全程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药品质量。建立完善药品信息追溯体系,努力做到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每一个环节处于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状态。同时要加强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管理,严控“大处方”,规范用药行为。总之,要对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有充分的估计,下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药品。
五是健全综合监管制度。医疗卫生行业攸关人民生命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严格监管。医改中出现的问题,有不少是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有的部门习惯了行政审批,但疏于事中事后监管,不会管、不想管、不敢管,造成一些政策“空转”甚至变形。要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构建起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医药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要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推动监管重心由注重行政审批转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要引导和规范医药卫生机构建立内审制度,加强自查自纠。要加强信息公开,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主动接受社会团体和群众个人监督。加快推进健康立法,健全各类行业准入、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强化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患者依法就医、医患纠纷依法处理,坚决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对医闹、暴力伤医“零容忍”,促进医患和谐。
第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性工程,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总体供给不足,主要是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优秀的医务人员短缺。2016年,每千人口执业(含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2.4人,全科医生每万人口1.4人,而经合组织国家分别是3.3人、9.1人、7.1人。此外,随着医养结合、医疗旅游、康复护理、体育健身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亟须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心理咨询、体育指导以及食品药品监管、环境治理等“大健康”相关领域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加强医教协同,制定实施卫生人才培育培训规划,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护理等紧缺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含助理)医师数提高到2.5人,每千人口护士数提高到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提高到2.0人。要适应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康复照顾、心理咨询、健身指导等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推进医疗卫生行业薪酬制度改革,体现医疗卫生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让广大医务人员凭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获得合理合法报酬。要改革人才使用和评价办法,完善有利于人才下基层的政策,保障乡村医生合理待遇,搭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舞台。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乃仁术。广大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既要苦练内功,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要注重医德修养,弘扬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优秀医德医风,自觉珍惜职业价值,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看好病、服好务。
第四,注重中西医并重,加快推动中医药健康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和在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中医人,以仁心仁术刻苦钻研,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根据中药方剂研究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造福全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中医药得到更广泛的国际认可。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有责任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进一步激发中医药的潜力与活力。
要建设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实施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健全服务网络,力争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要加强政策扶持,将更多成本合理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好发挥中医在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要传承创新中医药,建立多学科、跨部门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合作平台,加大中医药传承工程实施力度,加强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和知识库。要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标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加强中医药机理研究,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力争产出一批类似“青蒿素”的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新药产品。要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要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要加快推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扩大传统医药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促进中医药服务于全人类健康。
第五,立足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人民群众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并呈现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在多数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市场空间广阔,完全有可能培育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产业,需要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基本、兜底线,非基本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增加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并强化监管和把关,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安全、高质量的健康产品。要大力发展医药、医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医药产业体系。要以创新引领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健康行动”,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
第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发展和进步。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从我国外交战略全局出发,应第三世界国家要求,做出派遣医疗队的决策。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向6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2万多名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超过2.6亿人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积极提供解决全球性和地区热点问题的中国方案,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要从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发挥好卫生与健康外交在构建新型大国外交战略中的使命。一要加强与各国的互学互鉴。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经验和管理,引进资金、人才、技术,搭建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政策交流等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合作,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发挥卫生与健康在服务外交大局中的独特作用。二要有效防范重大传染病输入。强化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境外疫情发生地的合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筑牢疫情输入防线。三要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主动参与健康领域国际标准、规范、指南、协议的研究与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卫生外交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按照“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落实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参与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使卫生与健康合作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亲力亲为,加强调研,用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深入的作风,狠抓推动落实,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要鼓励各地探索创新,特别是国家医改综合试点省份要敢闯敢试,当好改革的“探路者”“先锋官”,努力探索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推动群众性健康运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倾力打造健康中国。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造福于13亿多人口的伟大事业。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奋力进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健康根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