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恩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大新政府网 2017-07-14 03:57:58 点击:5544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报之即为感恩。人人应存感恩之心。
  学会感恩乃为人之天经地义。万物皆有源,人降生于世间,皆有根本。太阳的普照,让宇宙间之万物得以生长;大地的养育,使人类得以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父母的恩赐,使我们幸运地降临人间;恩师的传授,使我们告别愚昧,走向文明;朋友的帮助,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愈走愈坚强……
  一般动物亦知感恩。众所周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哥伦比亚一女子一次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头受伤的奄奄一息的幼狮,女子把狮子带回家抚养起来,待狮子痊愈康复后,女子将狮子送往动物园,过了一段时间后,女子因思慕狮子,前往动物园观看,不想被狮子伸出前肢拥抱、谢恩,实在令人感动。狗乃人类最为忠实而又最会感恩的动物。
  兽尤如此,人何以堪?自古以来,知恩图报之人如繁星闪烁。我国东汉时的黄香,小时家境困难,10岁失母,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己身暖热被窝后方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营造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古圣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感恩图报的榜样。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心存感恩,知恩图报,是一种道德底线,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知恩则善之始也。人有了善心,才能行善事。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无限幸福,也能给他人带来无限欢乐。如果人人皆有感恩之心,人人皆行善事,人类就会充满和谐,天下则会安定太平。是否心存感恩,则是衡量一个人灵魂是否高尚,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忘恩则是最大的罪恶。英国一句谚语曰:“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央视报道,曾经有一对大学教授夫妇三年间一直资助了一位贫穷的大学生,使他考上了大学,可那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却从未前去看望过那对善良的夫妇,更未给那对夫妇发去一句谢恩之言,实在是卑鄙。父母辛苦养育了子女,可有些子女却从未正视父母的存在,从未感谢过父母,有的甚至责骂父母,与父母为敌,走向极端,实在是罪大恶极。英国作家雨果有言:“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知恩不报,使灵魂变得无比的低贱。忘恩之人与狼蛇无异。
  心存感恩,则拥有无限的财富。“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学会感恩,则会消除无限的烦恼,开拓出自己宽阔的人生之路。只知获取,不会谢恩,只能给自己的灵魂抹上污点;只会索取,不知付出,只能使自己最终走向穷途末路。希腊谚语说“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多行善事,做一个无愧于天地的高尚之人。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