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大新政府网 2012-03-16 11:06:18 点击:5984

大新县2011年度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自治区、崇左市人民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而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报告内容如下: 

 一、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情况 
  2011年大新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自治区、崇左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县工作实际,不断向纵深发展,全县各级行政机关逐步形成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形式不断得到创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得到不断扩展,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障机制、规范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人员设置情况
      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及时充实和调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工作人员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人员兼任。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相应成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配足工作人员,工作机构趋于完善。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情况
  2011年, 按照《条例》规定和自治区、崇左市的要求,我县印发制了《大新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大新县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上报备案制度》、《大新县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制度》、《大新县政府机关提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大新县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的通知》、《大新县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等六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印发了《大新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同时,年初印发了《大新县2011年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并制作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开指南的编制及更新情况
  根据《条例》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要求,我县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大新县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目录》,目录收集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制度,全县所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企业和有关单位办公地址、主要职责、联系电话、内设机构、审批和服务项目、邮政编号等信息都收集在内。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按照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人员,把政府信息发布到“全区政府信息统一平台”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同时在县政府信息公开栏上对外公布。
  (四)政府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运行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县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83条。其中概况类信息138条,政策法规类129条,人事管理类145条,工作动态804条,决策类153条,统计信息23条,财政信息21条,行政事业收费信息135条,政府采购与工程招投标信息48条,行政执法信息59条,应急管理信息12条,监督检查16条,城乡建设23条,社会公益信息8条,审批服务类2869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公开:
  1.县政府门户网站。县人民政府以及各行政机关通过大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大新”( http://www.daxin.gov.cn/)向社会发布各类政府信息。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本系统的网站向外实行政府信息公开。
  2.广西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我县在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上公开发布有关政府机构概况、政策法规、人事管理、工作动态、规范性文件、统计、财政、行政事业收费、政府采购与工程招投标、行政执法、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城乡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依申请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社会公益、审批服务等信息,发布的信息在全区114个县(市、区)中是最多的。
  3.信息查阅场所。县人民政府设立现行文件查阅室向群众开放,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档案局、图书馆等均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各级行政机关也以开放档案室、设立文件查阅室等形式,方便公众对政府信息的查阅。
  4.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和《今日大新》等新闻媒体成为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媒介。
  5.其他渠道。县政府还在新华网、红豆网、百姓网以及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听证会议、板报、宣传资料(手册)、一次性告知清单、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诸多形式,成为我县各乡镇、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辅助渠道。 

二、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 
  (一)以公开促进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重点是市场价格调控、房地产调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等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的公开。2011来,先后印制了《大新县人民政府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新政发〔2011〕]4号)、《大新县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新政办发〔2011〕102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大新县市场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部门分工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131号)、《大新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新政办发〔2011〕59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新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91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新县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117号)、《关于开发公益性岗位的通知》(新人社发〔2011〕2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我县市场价格、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及促进就业决策的进一步落实。
  (二)推进财政预算公开情况,重点是“三农”、水利、教育、医疗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使用情况,政府公开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各行政机关部门预算和执行情况等的公开。我县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崇左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分别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大新有线电视台、大新电台、《左江日报》、《今日大新》等网站、新闻媒体、报纸上,公开我县有关“三农”、水利、教育、医疗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使用情况,政府公开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各行政机关部门预算和执行情况,累计公开信息21条。
  (三)推进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公开工程项目规划、论证、立项、审批及政府投资资金种类、数量和使用等情况 
  我县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工作,在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我县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对接洽谈,成功举办了大新县推进“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生态旅游项目落地签约会,集中签约旅游项目16个,协议投资总额达112.26亿元。2011年,全县市外境内到位资金40.3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3.88%;外资到位资金4646万美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32.7%。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电解金属锰、雷平至下雷二级公路二、三期工程、县城3万吨/日供水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建设,中信大锰大新分公司80万吨/年碳酸锰地采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共实施各类项目403个,同比增加155个,其中新建项目312个,同比增加108个。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156个,同比增加44个,完成投资29.55亿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54.52%。
  (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政府采购、土地招投标、建设工程招投标、药品采购等信息公开、公布情况 
  我县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该项工作由县政府领导,县采购办、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具体筹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协办。2011年,我县政府采购、土地招投标、建设工程招投标和药品采购等均能做到按程序、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公布。 
  (五)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改革、安全生产、服务项目收费等信息公开情况
  我县转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新政发〔2011〕10号),印发了《大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新县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28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新县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44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大新县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115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120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新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172号)、《大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新县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188号)等一系列民生政策文件,并通过大新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政府公报等形式公开,保证了我县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为群众提供了帮助。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及时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的情况 
  2011年,我县未发现或收到公众反映虚假信息和不完整信息。 
  (二)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及新闻媒体等途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1年度共出版四期《大新县人民政府公报》,共计720册,向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发放,同时集中向公共场所免费发放。县政府设立的门户网站“中国.大新” ( http://www.daxin.gov.cn/)和新华网“中国.锰都” ( 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dxwz/)得到较好的维护、更新;通过网站不断向社会公布我县政府信息,内容涉及地方概况、领导主页、政务公开、招商引资、知名企业、名乡名镇、政务要闻、部门动态、经济建设、旅游、特产、科教文卫、招商引资、新闻信息等。 
  (三)主动向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查阅场所提供政府信息情况 
  2011年,县政府加强完善县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县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关、各乡镇人民政府主动向这些公共场所提供了政府信息包括政策法规、政府文件、审批服务项目、招商引资、办公电话、旅游、领导分工等文件材料。政府信息的按时提供,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方便了群众获知相关信息。 
  (四)政府网站内容及时更新情况
  我县政府网站内容丰富,主要设有:大新概况、新闻中心、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名优企业、网上办公、政务要闻、部门动态、乡镇传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平安建设、投资项目、投资环境等多个栏目,通过网站发布各类政府信息。并根据需要适时增加不同的板块,服务社会、便民利民。对网站的建设持之以恒,及时更新网站内容,方便群众上网查阅。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工作受理、答复情况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均设立了专门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受理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2011年度全县共接受公众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69人/次,其中当面申请43人/次,传真申请8人/次,信函申请11人/次,其他形式7人/次。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112条,其中受理并同意公开73条 ,受理并同意部分公开35条,不予公开4条。不予公开信息中3条属于依法不予公开,有1条属于商业秘密。
  (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备案情况
  县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在3个查阅点专门落实有专人负责受理信息公开申请及不予公开信息备案工作,对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能认真做好备案审查工作。2011年上报备案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是涉密的公安工作信息和企业有关涉密信息。
  (三)接待场所建设、完善、维护及工作运行情况
  2011年,我县主要的政府信息公开接待场所是县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目前各场所运转正常。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氛围,我县将对接待场所公开载体、手段、制度等进一步完善。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县各级行政机关没有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任何费用。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1年,全县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1年,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不足,公开的力度不够。有些单位和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展迟缓;二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没有做到常规化,对公开的程序还不够熟悉,主动公开不够;三是一些单位仍存在形式化、表面化,公开和实际操作“两层皮”;四是宣传力度有待加大等等。 
  2012年,我县将按照自治区、崇左市的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以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自觉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绩效考评工作,抓日常工作与年终考评并重,奖优罚劣,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完善制度,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抓好归口管理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
  (四)加强业务培训,特别是计算机技能和互联网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拓展网站的信息服务能力,使我县政府信息化建设再上新水平。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我县政府信息公开没有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附: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大新县人民政府
二O一二年一月 日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