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楼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大新政府网 2017-05-27 16:25:29 点击:4619

无论站在西门岛公园哪一个点上看,西门楼都像一棵历经沧桑大树。它的华冠,它的枝叶,是有灵性的生物,是活的符号,是神韵奔流的利江之水,是灵魂飘渺的养山之舞。它见证着养利古城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大新的日新月异,演绎着大美大新的传奇。暮春三月,我又到了桃城人津津乐道的西门岛公园,抬头仰望着这座楼。
  西门楼,古有“负城面江,胜概甚伟”之称,也就是说这儿的环境和风景,非常美丽,非常壮观。登临楼台可观利江和俯瞰古城,饱览风光。该楼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明万历十七年(1589)改建。门面朝西。占地面积80多平方米。门楼通高12米。拱形城门,料石结构,拱宽3.2米,深7.5米,高3.3米,保存完整。城楼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三开间,进深二间,1984年对屋顶进行了重修。
  三月三假期,我又来到西门楼前,来这儿散步,来这儿思考,来这儿感悟浓郁的古城风情。
  西门楼下的西门岛公园,不象德天广场那样热闹非凡,这儿人会少些,但人少不等于没有精彩。那天,两位晨练的老者谈中国梦就让我驻足听了好一会:“伙计啊,现在全中国都在谈中国梦,你的梦是什么?”“我的梦呀,就是人要正常,社会要正常。每个人都是正常人,不是神经病。社会是健康的社会,不是病态的社会。不要出现催化剂、瘦肉精、地沟油。每个人都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正常娱乐、正常呼吸、正常地闭上眼睛……多实在的梦啊!我默默地向她俩投去了敬意!还有那三个看书的小少年,他们每天不约而同地在那儿看书,在那儿交流,呈现出安逸与自在的表情,充满水的光泽,充满梦的智慧。漫步在今天的西门楼前,仍然能够感受到昨天的西门楼的脉搏是怎样跳动的。我又想起现已80高龄并在30年前任班主任黄仙义老师教导学生一句话:书香桃城,坚持就是胜利。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