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历史由来已久,尤其是除夕夜“辞旧迎新”之时,鞭炮声震耳欲聋。可今年德保的除夕夜明显有了改变,爆竹声小了,集中燃放持续时间短了,大型烟花难见到,地上的爆竹皮也比往年少了!这是今年除夕夜市民们的普遍感受。
商贩:烟花爆竹生意差了
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限时段、路段燃放烟花爆竹政策的出台,部分群众在新春佳节减少或放弃了燃放爆竹这一传统方式。城区一处烟花爆竹销售点的店主黄先生告诉笔者,今年的鞭炮销售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自己对于今年的销售量早有预期,减少了进货量,即使这样,到正月初八了仍有余货。“看这情形,明年不打算卖烟花爆竹了。”黄先生表示,如今群众环保意识增强了,燃放烟花爆竹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庆祝新春佳节的方式正在慢慢转变,他也要随着人们庆祝节日方式的变化做出改变。
群众:烟花爆竹燃放少了
“今年就买了四十元的爆竹燃放。”家住东凌镇东凌村的陈先生说到,往年几千元的烟花爆竹,除了烧钱之外,还污染了环境,着实没有必要,还不如把这几千块钱给村里的贫困老人、小孩发个红包,做点善事。在东凌镇像陈先生家一样,春节期间,不少村民自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数量。今年的除夕伴随跨年钟声响起,全镇一如往昔响起鞭炮声,但不同以往的是,这鞭炮声并没有持续很久,十几分钟就渐渐沉寂下来。
家住兴和小区的张振提先生表示,他平时都有看新闻的习惯,政府宣传劝导,媒体善加引导,所以,今年不放烟花炮竹了。张先生还说到“春节期间家人们在一起,表达开心的方式有好多,比如:登高祈福、自驾游、同学聚会等等,放炮的庆祝方式显得不那么重要。”
环卫:烟花爆竹垃圾少了
“今年春节,德保居民确实过了一个‘清净年’。”已从事环卫工作20年的周大姐笑呵呵地说到,以往每年春节最头疼的就是清扫烟花爆竹纸屑,前脚扫、后脚放,地上到处是炮纸和大块头炮筒,清都清不完,特别是被车碾过或者沾上了水后很难清扫。而今年不一样,烟花爆竹燃放少了,垃圾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只有道路两旁残留着稀稀落落的鞭炮碎屑,干净的街道几乎没有鞭炮残留物,自己也轻松了不少。该县市环卫站负责人张站长也表示:“可以说是历年来的最少量。这不仅对减轻空气污染有好处,也让环卫工人春节的清扫作业量有所减轻。”
据悉,今年春节全县设有烟花爆竹销售点157个,销售量为1.8万件,同比下降20%。今年该县加大了对烟花爆竹销售点的审批力度,严格控制县区的销售网点,并出台了《春节期间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方案》,限制了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区域、路段、种类。同时,在德保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在县域范围内的各乡(镇)、社区、村屯悬挂横幅标语、宣传栏、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向社会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