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德保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德保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
一、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分析
(一)普通高中基本情况。
全县有普通高中1所,校园占地面积 84300 平方米,生均25.35平方米,校舍面积37606平方米,生均11.31平方米,体育场地8850平方米,生均2.66平方米。设有50个教学班,共有在校生3325人,有专任教师170人,生师比为19.55: 1。学校有300m塑胶环型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9个,设有功能室14间,多媒体教室50间,有电脑200台,图书馆藏书16万册,仪器设备总值为1500.8万元。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情况。
全县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由主校区、分校区组成,占地面积72亩,(其中主校区27亩,分校区45亩),校舍面积16856平方米,在校生223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01人),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马术、果树花卉生产技术等五个专业,与广西银行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百色民族卫校、百色职业学院中专部等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联合开设会计、电子商务、客户信息与服务(银行方向)、农村医学、护理、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供用电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八个专业,设置21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有41人(含专业教师14人,“双师型”教师15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1人。设有双向互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训室、马术实训基地、电子电工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室、焊接技术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30间,教学设备830台(套),总价值853.267万元。
(三)存在问题。
1.高中阶段学校容量不足。德保高中、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承担全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学校容量严重不足。目前,普通高中61人以上班额比例达71%,现有的办学规模无法满足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按照我县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到2016年,我县高中阶段在校生将达到4000人以上。在校生逐年增多,校园面积没有增加,教学辅助设施严重不足,高中阶段教育日益增长的招生任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2.教师缺编严重。由于我县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爱岗稳定的高中教师队伍是当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最为紧迫的问题。目前,我县普通高中有50个教学班,在校生3325人,现有在编教职工190人,按编制标准还缺编83人。
3.骨干教师外流严重。“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有161名高中骨干教师改行或调出,骨干教师严重短缺;同时,因我县属国家重点扶贫县,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工作压力较大,岗位设置无吸引力,招聘教师比较困难,部分科目无法招聘到专业教师,严重影响我县高中教育质量提升。
4.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紧缺。随着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资源日趋紧缺,现有的专业教师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汽车运用与维修、马术、学前教育、会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着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从增量到增质,从外延到内涵发展的转变。到2020年,基本实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为6:4左右。
三、具体目标
(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目标。
2015年,我县有初中一年级、小学六年级以及小学五年级在校学生12098人。这三个年级学生直接决定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和全日制中职(含技工)送生人数。为达到90%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这三个年级学生到2020年应有10012人在高中阶段学校就读。2013—2015年,我县已解决了4226人就读高中阶段学校问题,其中在普通高中就读学生3325人,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就读901人(含联办专业学生148人),近3年全日制(含技工)中职送生共735人。为完成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的普及目标,我县在未来5年应解决增加的4275人就读高中阶段学校的问题。
根据测算,现有普通高中平均班额达66.46人,其中51人以上班额比例达92%,61人以上班额比例达72%,已超负荷运转;现有中职学校生均校舍面积不足,容纳量无法增加;预计本地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数量每年比例为15%,未来5年内,我县仍需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解决余下的2683人上本地高中学校问题。
(二)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目标。
为解决上述余下的2683人上本地高中学校问题,2016—2020年,我县将按照每所3000人的建设规模新建1所普通高中,新增2477个普通高中学位;通过普通高中改扩建工程项目,缓解目前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通过中职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使生均校舍面积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上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满足2020年全县高中阶段学生入学需要。
(三)高中阶段教师发展目标。
根据2020年我县高中阶段在校生10012人(高中生6008人,中职1201人,送生2803人)的普及目标,按照普通高中生师比12.5:1、中职学校18:1的全日制生师比标准要求,我县2020年高中阶段教师总量应达到556人。2015年,我县现有高中阶段教师266人,未来5年,我县仍需新增专任教师290人,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71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19人。为解决师资问题,未来5年我县将新招聘教师169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新增教师61人,通过特岗计划新增专任教师60人。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2—8月)。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普及高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德保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
2.加强宣传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普高”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3.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延伸到高中阶段教育,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落实责任,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生源保障。
4.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摸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登记造册,科学测算所需经费,为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20年8月)。
1.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建设(2016年8月—2019年8月)。
(1)2016年新建德保高中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700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560万元,县投入140万元,预计2018年8月投入使用。
(2)2017年开始实施德保县第二高中项目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21亩,计划2018年建设教学楼1栋,建设面积1400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2737万元,建设学生宿舍楼1栋,建设面积375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733.3万元,建设学生食堂1栋,建设面积4612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901.7万;计划2019年建设教学综合楼1栋,建设面积450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879.8万元,建设学生宿舍楼3栋,建设面积12750平方米,计划投入2492.2万元,建设篮球场8个,排球场4个,建设400米跑道田径场1个,计划投入资金693万元,其他附属工程1616万元,仪器设备978.85万元;2020年仪器设备计划投资794.25万元。项目资金总11826万元,其中自治区9461万元,县投入2365万元,预计2020年8月投入使用。
(3)2017年实施德保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00亩,新建教学综合楼1栋,汽车实训楼1栋,综合实训楼1栋,综合办公楼1栋,校办工厂宿舍楼1栋,男生公寓楼1栋,女生公寓楼1栋,食堂1栋,校办工厂1座,体育馆1座,建设完善运动场、马术训练场和马房等设施,总建设规模47380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1184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9476万元,县投入2369万元,预计2019年8月投入使用。
以上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24371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19497万元,县投入4874万元。
2.配备完善图书仪器设备(2016年9月—2020年8月)。
(1)2016年图书和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①为德保高中新购教学仪器、图书、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等,计划投入323.29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258.636万元,县投入64.659万元;
②为职业技术学校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实验室成套设备等,计划投入590.53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472.428万元,县投入182.76万元。
以上两项共投入913.83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731.06万元,县投入159.1446万元。
(2)2017年图书和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为德保高中新购教学仪器、图书、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等,计划投入213.64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170.91万元,县投入42.73万元。
(3)2018年图书和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①为德保高中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实验室成套设备等,计划投入432.2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345.8万元,县投入86.45万元;
②为职业技术学校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实验室成套设备等,计划投入324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259.2万元,县投入64.8万元。
以上二项共投入756.2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605万元,县投入151.25万元。
(4)2019年图书和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①为德保县第二高中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实验室成套设备等,计划投入1038.8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831.08万元,县投入207.77万元;
②为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桌、学生用床等,计划投入114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91.2万元,县投入22.8万元。
以上二项共投入1152.8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922.28万元,县投入230.57万元。
(5)2020年图书和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①为德保县第二高中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实验室成套设备等,计划投入794.2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635.4万元,县投入158.85万元;
②为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设备、课桌、学生用床等,计划投入252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201.6万元,县投入50.4万元。
以上二项共投入1046.25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837万元,县投入209.25万元。
3.完成招生及“控辍保学”任务(2016年8月—2020年8月)。
(1)努力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确保全县初中阶段在校生年巩固率在97%以上;实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普高”基本目标。
(2)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设置职教专业,发展并强化职教骨干特色专业,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达到实习顶岗要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比率。
(3)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控辍保学”制度,开展多形式帮扶活动,帮助困难学生,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16年8月—2019年8月)。
实施高中教育师资队伍“增量提质”工程。通过各种渠道扩充教师队伍,加强高中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职业高中教师学历达标,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比率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未来5年我县将新增教师290人,其中新招聘教师169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新增教师61人,通过特岗计划新增专任教师60人。
(1)2017年新增教师104人,其中德保高中94人,职业技术学校10人;
(2)2018年新增教师45人,其中德保县第二高中45人;
(3)2019年新增教师77人,其中德保县第二高中71人,职业技术学校6人;
(4)2020年新增教师64人,其中德保县第二高中61人,职业技术学校3人。
5.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16年8月—2020年8月)。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全面提高。继续实施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迎检阶段(2020年9月—2020年12月)
全县各部门要开展“普高”工作自查,认真检查普及程度核心指标是否达标,“普高”建档工作是否完备,学校办学条件装备是否达标,“普高”经费在投入、使用和管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认真对照自治区“普高”标准要求,开展高中阶段适龄人口调查摸底工作,建好适龄人口户口母册,协调并做好县(市)区之间相互取证工作,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努力为“普高”各类档案建立打好基础。在教育经费方面,要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健全“普高”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健全高中阶段学生助学机制。对办学条件及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切实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9月完成县级自评并向市级申请评估验收;10月接受市级评估验收;11月查缺补漏;12月迎接自治区级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规划布局调整。选定城区范围地址,新建1所普通高中,新增班级65个,新增学位2556个。
(二)着力抓好防流控辍工作。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要求,进一步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控学生辍学,确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足够生源。
(三)全力推进扩容促优工程。一是利用计生服务站原址10亩土地扩建现在的普通高中,缓解目前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二是规划用地100亩,对现有中职学校进行改扩建,达到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标准。三是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工程建设和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高中阶段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使高中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略高于自治区规定标准。
(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编制标准核定教师编制,落实中小学补充录用新教师计划,做好中小学教师招聘等工作。在编制数额内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职能。认真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中小学的工资制度和政策,落实好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政策性津补贴。
(五)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一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构建升学“立交桥”,实施职业教育贯通项目和“普职融通”办学模式,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全面完成中职招生目标任务。二是深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建设工作,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四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六)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一是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高中管理模式变革和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快实施德保高中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力度,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创办具有特色的、优质的高中学校。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完善奖励机制,吸引优秀生源,提升高中教师与学生的视野,促进高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制度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普高”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负责“普高”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有关材料的审核,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机制,确保投入。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完善“普高”经费保障机制,按规定的比例和用途,将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教育资金切实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规定将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拨付到位。
(三)齐抓共管,协调推进。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确保如期实现“普高”目标。
(四)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加强过程性督查和跟踪督办,对 “普高”工作进行多轮次过程性督查,及时总结宣传“普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大的学校和部门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
公开方式:公开
抄送:县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
县工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