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监测分析
(一)疫情概况
1、传染病疫情概况:7月份,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种,发病数20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6种,发病数107例;丙类传染病4种,发病数97例;无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肝炎53例,占发病总数25.98%;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7例,占发病总数23.04%;手足口病42例,占发病总数20.59%;肺结核38例,占发病总数18.63%;梅毒9例,占发病总数4.41%;流行性腮腺炎各7例,各占发病总数3.43%;伤寒+副伤寒5例,占发病总数2.45%;痢疾、淋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各1例,占发病总数0.49%。
2、7月份无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报告,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灰、人禽流感、登革热、白喉、血吸虫病等20种乙类传染病报告;无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等7种丙类传染病报告。
3.与上月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下降20%,发病数上升的有:肝炎(+39.47%);发病数按下降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艾滋病(-100%)、狂犬病(-100%)、HIV(71.43)、伤寒+副伤寒(-54.55%)、肺结核(-17.39%)、梅毒(-10%)。
4、与去年同期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上升20.22%,其中上升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肝炎(+47.22%)、肺结核(+22.58%);下降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艾滋病(-100%)、痢疾(-66.67%)、梅毒(-30.77%)。
5、本月报告4种共97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与上月比下降33.56%,与去年同期比下降3.96%。
(二)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构成及顺位
1、本月报告6种107例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肝炎(53)、肺结核(38)、梅毒(9)、伤寒+副伤寒(5)、痢疾/淋病(1),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9.07%。
2、本月报告4种共97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7)、手足口病(42)、流行性腮腺炎(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00%。
(三)地区分布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排前五位的乡(镇)依次为:城关镇、荣华乡、足荣镇、巴头乡、都安乡。
(四)年龄、性别分布
乙类传染病发病集中在25~75岁年龄段(98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91.59%(98/107);男女性别比为2.82:1。丙类传染病发病集中在0~4岁年龄段(78例),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80.41%(78/97),男女性别比为2.03:1。
(五)职业分布
乙类传染病:发病主要为农民(86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80.37%。
丙类传染病:发病主要为散居儿童(62例),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63.92%。
二、乙类传染病分类分析
(一)肠道传染病
本月报告发病7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6.54%,发病数与上月比下降36.36%,与去年比下降12.5%,发病率(1/10万)居前五位的乡(镇)依次为:城关镇、龙光乡、隆桑镇、马隘镇。
本月无死亡病例报告。
(二)呼吸道传染病
本月报告发病38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35.51%,发病数与上月比下降17.39%,与去年同期比上升22.58%,发病率(1/10万)居前五位的乡(镇)依次为:龙光乡、足荣镇、荣华乡、都安乡、城关镇。
本月无死亡病例报告。
(三)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疾病
本月无病例报告。
(四)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本月报告发病62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7.94%,与上月比上升21.57%,与去年同期比上升24%,发病率(1/10万)居前五位的乡镇为:那甲乡、隆桑镇、荣华乡、龙光乡、东凌镇。
本月无死亡病例报告。
(五)新生儿破伤风
本月无病例报告。
三、重点传染病分析
(一)乙肝
1、本月共报告肝炎发病53例,报告发病数居乙类传染病首位,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9.53%。其中报告乙肝发病51例,丙肝、戊肝各1例,乙肝报告发病数与上月(36)比上升41。67%,与去年同期(34例)比上升50%,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292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数(301例)比下降2.99%。
2、三间分布情况:本月乙肝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城关镇、足荣镇、马隘镇、燕峒乡、巴头乡;年龄主要分布在30~70岁之间(47例),占发病总数的92.16%;男女性别比为2.92:1;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44例),占发病总数83.02%。
(二)肺结核
1、本月共报告发病38例,其中涂(+)2例、菌(-)17例、未痰检18例,报告发病居乙类传染病第二位,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5.51%,与上月(46例)比下降17.39%,与去年同期(31例)比上升22.58%。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212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数(194例)比上升9.28%。
2、三间分布情况: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龙光乡、足荣镇、荣华乡、都安乡、城关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75岁年龄组(36例),占发病总数的94.74%;男女性别比为2.45:1;发病主要为农民(31例),占发病总数的81.58%。
(三)艾滋病
本月报告0例,与上月(3例)比下降100%,与去年同期(1例)下降100%,本年累计报告(24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报告(11例)比上升118.18%,
(四)梅毒
本月报告9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8.41%,与上月(10例)比下降10%,与去年同期(13例)比下降30.77%,本年累计报告(54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报告(84例)比下降35.71%,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都安乡、敬德镇、隆桑镇、荣华乡、燕峒乡;年龄分布在35~40岁(5例),占发病总数55.56%,男女性别比为8:1;职业分布以农民(6例)为主,占发病总数66.67%。
(五)伤寒+副伤寒 本月报告发病5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67%,与上月(11例)比下降54.55%,与去年同期(5例)比持平,本年累计报告数(39例)与去年同期累计(46例)比下降15.22%。按发病率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乡镇为:龙光乡、隆桑镇、城关镇。年龄分布在5~50岁(5例),占发病总数的100%,男女性别比为1.5:1,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农民各2例,占发病总数80%。
(六) 手足口病 本月报告发病42例,与上月(78)比下降46.15%,与去年同期(62例)比下降32.26%,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570例)与去年同期累计(452例)比上升26.11%。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为:城关镇、荣华乡、足荣镇、马隘镇、燕峒乡;年龄分布在1~3岁(36例)之间,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5.71%,男女性别比为3.2: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28例)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67%。
四、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
本月全县共收到预警信号13条,自动预警信号发出到填报异常信息卡在24小时内处理的预警信号数为13条,占总预警信号数的100%,预警病种有:手足口病(5)、其他感染性腹泻病(5)、流行性腮腺炎(2)、伤寒+副伤寒(1),已初步判断13条,排除13条,疑似事件0条,核实的方式主要为监测数据分析。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本月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六、疫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
(一)报告卡来源:本月医疗卫生单位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00张,其中:县人民医院138张,占69.00%;县妇幼保健院37张,占18.50%;县疾控中心5张,占2.50%;县中医医院、皮肤性病防治站各3张,占1.50%;荣华乡卫生院、隆桑镇卫生院、龙光乡中心卫生院、巴头乡卫生院各2张,各占1.00%;以上单位报卡占97.00%,为我县7月法定传染病疫情主要报告单位。
(二)网络直报情况:本月全县应实行网络直报单位总数为17个,实行网络报告的单位数为17个,网络直报率为100%。
(三) 网络报告卡及时审核性分析:本月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200张,及时审核200张,及时审核率100%,无重卡,及时率统计。
(四)2016年7月1日~7月31日全县共报告传染病卡片200张(按报告单位统计),及时报告卡片200张。
七、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乙脑、登革热等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监测防控工作。
(二)做好我县手足口病的常规监测和防控工作,全县医疗单位,托幼机构一旦发现聚集性的手足口病病例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
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