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监测分析
(一)疫情概况
1、传染病疫情概况:5月份,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种,发病数262例,报告死亡病例1例。其中乙类传染病7种,发病数121例;丙类传染病3种,发病数141例;无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大到小排列为:手足口病:104例,占发病总数39.69%;肺结核60例,占发病总数22.90%;肝炎38例,占发病总数14.50%;其它感染性腹泻35例,占发病总数13.36%;伤寒+副伤寒10例,占发病总数3.82%;艾滋病6例,占发病总数2.29%;梅毒5例,占发病总数1.91%;流行性腮腺炎2例,占发病总数0.76%;淋病、狂犬病各1例,各占发病总数的0.38%。
2、5月份无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报告,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灰、人禽流感、登革热、白喉、血吸虫病等19种乙类传染病报告;无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等8种丙类传染病报告。
3.与上月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上升5.22%,按上升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狂犬病(+100%)、伤寒+副伤寒(+66.67%)、肺结核(+15.39%);下降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淋病(-50%)、HIV(-42.86%)、梅毒(-16.67%)、艾滋病(-14.29%)。
4.与去年同期比,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上升31.53%,其中上升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伤寒+副伤寒(+150%)、肺结核(+106.70%)、艾滋病(+100%)、狂犬病(+100%);下降幅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淋病 (-75%)、梅毒(-54.55%)、肝炎(-7.32%)。
5、本月报告3种共141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与上月比上升2.92%,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0.19%。
(二)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构成及顺位
1、本月报告7种121例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60),肝炎(38), 伤寒+副伤寒(10)、艾滋病(6),梅毒(5),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8.35%。
2、本月报告3种共141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手足口病(104)、其它感染性腹泻病(35)、流行性腮腺炎(2),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00%。
(三)地区分布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排前五位的乡(镇)依次为:城关镇、东凌镇、那甲乡、龙光乡、马隘镇。
(四)年龄、性别分布
乙类传染病发病集中在10~70岁年龄段(110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90.91%(110/121);男女性别比为2.18:1。丙类传染病发病集中在0~3岁年龄段(120例),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85.11%(120/141),男女性别比为1.56:1。
(五)职业分布
乙类传染病:发病主要为农民(95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78.51%。
丙类传染病:发病主要为散居儿童(100例),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71.43%。
二、乙类传染病分类分析
(一)肠道传染病
本月报告发病10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8.26%,发病数与上月比上升42.86%,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50%,发病率(1/10万) 居前五位的乡(镇)为:马隘镇、城关镇、隆桑镇、巴头乡、燕峒乡。
本月无死亡病例报告。
(二)呼吸道传染病
本月报告发病60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49.59%,发病数与上月比上升13.21%,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06.90%,发病率(1/10万)居前五位的乡(镇)依次为:东凌镇、那甲乡、敬德镇、城关镇、都安乡。
无死亡病例报告。
(三)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疾病
本月报告发病1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0.83%,发病数与上月比上升100%,与去年同期比上升100%,发病的乡(镇)为东凌镇。
(四)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本月报告发病50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32%,与上月比下降9.09%,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5.25%,发病率(1/10万)居前五位的乡镇为:马隘镇、龙光乡、城关镇、燕峒乡、那甲乡。
本月无死亡病例报告。
(五)新生儿破伤风
本月无病例报告。
三、重点传染病分析
(一)肺结核
1、本月共报告肺结核发病60例,其中涂(+)3例、菌(-)19例、未痰检38例,报告发病居乙类传染病首位,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9.59%,与上月(52例)比上升15.39%,与去年同期(29例)比上升106.90%。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171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数(127例)比上升34.65%。本月无死亡病例报告,死亡数与上月比持平。
2、三间分布情况: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 东凌镇、那甲乡、敬德镇、城关镇、都安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75岁年龄组(58例),占发病总数的96.67%;男女性别比为2.75:1;发病主要为农民(52例),占发病总数的86.67%。
(二)肝炎
1、本月共报告肝炎发病38例,报告发病数居乙类传染病第二位,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1.40%,其中报告乙肝发病35例、丙肝3例。乙肝报告发病数与上月(36例)比下降2.78%,与去年同期(39例)比下降10.26%,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205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数(232例)比下降11.64%。
2、三间分布情况:本月肝炎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足荣镇、马隘镇、巴头乡、荣华乡、燕峒乡。其中乙肝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马隘镇、城关镇、足荣镇、燕峒乡、龙光乡。年龄主要分布在25~60岁之间(30例),占发病总数的83.33%;男女性别比为1.92:1。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28例),占发病总数77.78%。
(三)艾滋病 本月报告发病6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96%,与上月(7例)比下降14.29,与去年同期(3例)比上升100%,本年累计报告(21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报告(9例)比上升133.33%。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分别为:都安乡、敬德镇、燕峒乡、龙光乡、马隘镇,男女性别比5:1,职业主要为农民(5例),HIV报告感染4例。
(四)梅毒 本月报告发病5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13%,与上月(6例)比下降16.67%,与去年同期(11例)比下降54.55%,本年累计报告(35例)与去年同期累计报告(61例)比下降42.62%,报告发病率从大到小排列的乡(镇)为:马隘镇、那甲乡、东凌镇、城关镇。职业分布以农民(3例)为主,占发病总数60%,年龄主要分布在30-75岁(5例),占发病总数100%,男女性别比为:1.5:1。
(五)伤寒+副伤寒 本月报告发病10例,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8.26%,与上月(6例)比上升66.67%,与去年同期(4例)比上升150%,本年累计报告数(23例)与去年同期累计(27例)比下降14.81%。报告发病率从大到小排列的乡(镇)为:马隘镇、城关镇、隆桑镇、巴头乡、龙光乡;职业为农民4例,占发病总数40%,年龄分布在4-15岁之间(6例),占发病总数的60%,男女性别比为0.67:1。
(六) 手足口病
本月报告发病104例,与上月(105)比下降0.95%,与去年同期(125例)比下降16.8%,本年累计报告发病数(450例)与去年同期累计(274例)比上升64.23%。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乡(镇)为:都安乡、隆桑镇、城关镇、东凌镇、荣华乡。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78例)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5%,年龄主要分布在0~3岁(93例)之间,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9.42%,男女性别比为1.36:1。
四、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
本月全县共收到传染病自动预警信号9条,自预警信号发出到填报异常信息卡在24小时内处理的预警信号数为9条,占总预警信号数的100%,预警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条,手足口病3条,伤寒+副伤寒2条。已初步判断9条,排除9条,疑似事件0条,核实的方式主要为监测数据分析。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本月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六、疫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
(一)报告卡来源:本月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51张,其中县人民医院178张,占70.92%;县妇幼保健院48张,占19.12%;县疾控中心11张,占4.38%;龙光乡中心卫生院2张,占0.80%;县中医院、足荣镇中心卫生院、都安乡卫生院、隆桑镇卫生院各1张,各占0.40%;以上单位报卡占100%,为我县5月法定传染病疫情主要报告单位。
(二)网络直报情况:本月全县应实行网络直报单位总数为17个,实行网络报告的单位数为17个,网络直报率为100%。
(三) 网络报告卡及时审核性分析:本月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251张,及时审核251张,及时审核率100%,无重卡,及时率100%(详见附表6)。
(四)2016年5月全县共报告传染病卡片251张(按报告单位统计),及时报告卡片251张。
(五)2016年5月全县纳入有效证件号卡片总数178张,含有效证件号卡片数130张,有效证件号完整率80.50%。
(六)2016年5月全县纳入慢性传染病实名制登记报告卡数89张,实名制报告卡数77张,慢性传染病实名率86.52%。
七、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加强我县手足口病的常规监测和防控工作,要求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学校、托幼机构一旦发现聚集性的手足口病病例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加强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
(二)加强乙脑、菌痢、伤寒+副伤寒、流感、流感样病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别关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加强学校疫情监测和卫生知识宣教,防止聚集性病例发生。
(三)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