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有盘山 何必下江南”,乾隆皇帝一句可惜的婉叹,早已过200多年,美景藏在深山的情况依然数不胜数。如何克服醉人的生态美景、健康休闲的绿色产业藏在深山无人识、无法走向更大市场的尴尬局面。让美景、绿色产业为大众所知、所爱、所用,这需要旅游宣传工作的大力推动。
一、大新独特的旅游资源
大新县属于黑衣壮聚居地区,地处广西西南边陲,山川壮丽,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小桂林”之称。主要旅游资源有德天瀑布、明仕田园、龙宫仙境等高品位旅游景点40多处,素有“百里山水画廊”的美誉。其中闻名遐迩的德天瀑布,属于国家特级瀑布,120多米宽的急流从40米高的石岩灌木丛中倾斜而下,瀑布位于中越界河上,与越南板约瀑布连为一体,是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其精品旅游文化有土司文化、稻作文化、短衣壮文化为代表,民间艺术文化内容丰富。其物产资源丰富,获得“中国锰都”、“龙眼之乡”和“苦丁茶之乡”的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为当地居民的健康长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长寿之乡认证新标准实施后的第10个“中国长寿之乡”。
二、 大新旅游情况分析
2008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342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1.9﹪;全县旅游收入2.226亿元,同比增长50.06%。
2012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12.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33.1%;旅游综合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25%。
2015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为303.21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增长47.76%;旅游综合收入24.89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74.06%。入境游客主要来自马来西亚、香港、泰国、台湾、澳门、韩国等地;国内主要游客来自湖南、北京、河北、江苏、云南、四川、广东与广西区内等地。
以上的的数据显示,大新县已打破了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困境,现在正以优美的姿态向世人展现自己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的朋友前来探索和观光。游客在7年时间里从54.3万人次上升到303.2万人次,收入从2.2亿元增加到24.9亿元,增长10多倍。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增长,是因为宣传是旅游发展关键的一步。
三、 浅析大新县旅游宣传经验
大新县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优势,应旅游业市场发展的需求,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旅游宣传工作,按照市场客观规律,用好、用足、用活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和运作,做好旅游开发和宣传工作,在新形势下探索、开创出一条新的好路子。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依托资源优势,打响特色旅游品牌
突出本地整体形象,集中打响生态、红色、边关、民俗旅游品牌。山川壮丽的大新县与越南接壤,有42公里的边境线,聚居着壮、汉、瑶、苗等10个少数民族,素有“百里画廊”美誉。此外,大新县还是古骆越民族的发祥地,有高腔诗蕾、板价短衣壮、土司文化等丰富多彩的边关特色民族文化。
1.大办节庆活动。一是办大型民族旅游节。自2004年以来,大新县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先后举办了六届“中国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大型民族文艺汇演等形式,将本地具有边关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对外展示、宣传。同时邀请200多名全国著名专家如陈凯歌和张艺谋的指导老师陈山等到大新县为推广民族民间艺术“把脉”。二是办民俗节庆活动。借助宝圩民间2.19民俗文化活动节、下雷镇“霜降”歌圩、硕龙镇硕龙街“弄匡”歌圩、桃城镇“元宵”歌圩等传统节日,开展民族杂耍、打陀螺、跳竹杠、抛绣球、斗鸡、斗狗、斗画眉、山歌赛、舞龙舞狮等活动吸引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一睹骆越传统文化的魅力,用节庆活动来展现特色旅游品牌。三是叠加式活动宣传。大新县以叠加式活动宣传,反复刺激游客记忆力,每个月精心策划各类活动,如:清明踏春、“2·19”观音祈福节、“三月三”祭祖赶歌圩等,坚持月月开展不同的民俗活动。
2.邀请名人采风创作。邀请国内外旅行社、新闻媒体、知名作家、摄影家到大新县进行考察、采风、和创作,捕捉当地的人文风景,描绘大新县秀丽山川,用作品展现大新县特色旅游品牌,提升该点文化旅游内涵。
3.迎接影视媒体介入。全力迎接配合《花千骨》《农民篮球队》等多个剧组到大新县取景拍摄,借助影视作品,进一步整合大新县生态、红色、边关、民俗等资源,集中打造中越边关特色旅游品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品牌、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依托推介活动,拓宽旅游市场
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的主要宣传营销方式,大新县积极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大力的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打造旅游服务档次。
1. 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大新县积极组团赴全国各地及东盟各国参加旅游交易会和旅游推介会,向旅商考察团宣传大新独特的旅游资源、巨大的旅游市场和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并取得累累硕果。如:与重庆华邦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总额为13亿元人民币的大新县恩城山水旅游度假区、与北京易阳博展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总额为4亿的圣泉谷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等。请来商家,在坚持原生风貌的基础上更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整体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2. 发放旅游宣传资料。借助推介会平台,景区通过促销团声情并茂的推介视频、光盘、贴画、宣传手册和各类旅游产品宣传资料的宣传发放,大大提升了大新县的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 依托媒体宣传,聚拢中外游客
为了适应旅游发展趋势和应对时代挑战,大新县真抓实干形成传统宣传平台与新兴媒体合力传播旅游信息,开创景区信息全覆盖的良好局面,为聚拢中外游客发出关键一箭。
1. 传统宣传推动。分层级在各城市贸易地、广场、道路两旁、宣传橱窗、码头、车站、大商场等地投放景区广告,聚焦密集人群的眼球。
2. 网络宣传助力。大新县积极探索网络平台新特点、新方法,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手段推广景区的旅游品牌、人文景色、产品服务等。创建了“大新旅游网”,并融入“广西旅游网”、“途牛旅游网”、“同程旅游网”等,利用互联网加大对大新县旅游业的宣传促销,招引远方朋友。
3. 影视作品助推。大新县根据大新县拥有梦幻的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风土人情等特点,打造了摄影美术创作基地,吸引了电视剧《花千骨》和《农民篮球队》《牛郎织女》《蜀山战纪》等影视剧都到此取景。独特秀丽的风光结合故事情节作为艺术作品播出,吸引了亿万影迷,如:随着电视剧《花千骨》热播后,德天瀑布、明仕田园等剧中场景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给大新县的旅游兴起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对大新县旅游宣传工作的展望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提供人文宣传服务
“互联网+”是互联网融合传统商业并且将其改造成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新商业模式的一个过程。“+”所指的是WiFi、4G等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的LBS,传感器中的各种传感技术,O2O中的线上下线相连接,场景消费中成千上万的消费,人工智能中的人机交互,3D打印中的远程打印技术,生产车间中的工业机器人,工业4.0中的一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与智能物流。
1.互联网+服务
景区提供的服务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并可以自由交易。一是OTO电商模式。目前最流行的互联网模式之一,即线上和线下意思,线上发布服务产品信息,并提供支付功能,线下体验。景区门票、餐饮、酒店等适合使用这类模式。二是导航服务。旅游者通过景点的导航服务,找到自己喜欢景点的最近路线。
2、互联网+社区
旅游的互联网+社区主要是整合好微信、微博、PC端、APP等平台社交资源,给旅游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并从中了解用户的需求,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有效的信息,进而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大新县旅游宣传通过用互联网+社区,积累大量景区的粉丝,彼此分享经验,形成较好的互动,景区信息瞬间暴涨。
(二) 利用大数据,实现旅游线路私人定制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旅游业,大数据主要是建立各游客的资料管理库收集游客的消费行为、心理、兴趣爱好等信息,再经过专业的数据分析,确定游客的旅游爱好、游客旅游经历的记载,财政状况和其他相关资料,从而定期针对性的推出相应的精品路线,景区各主题活动,实现景区旅游推荐个性化、合理化。
(三) 利用优质服务,赢取游客口碑
优质的服务质量是赢得游客口碑的核心和基础,服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宣传促销的实效,也就是口碑宣传的问题。结合大新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德天瀑布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全面提高各景区单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让游客在大新县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周到细致的服务,真正感受到大新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呈现“把你的微笑留下,把大新的美带回”的美好情景。
(四)利用旅游游戏软件,虚拟旅游促进现实旅游
实行网络游戏与旅游的结合,通过网络游戏引发虚拟旅游,再通过虚拟旅游促进现实旅游的良性发展。把大新县各景区、景点分成几个不同特色的模块,制成旅游游戏软件,供网民过关斩将,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景点的特色,吸引更多网民走进大新景区。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利给网民,制定积分制,如通过游戏的一关积累一个积分等,积攒到一定分值可以免费享受实际旅游,举办一个个别开生面的网络旅游活动。
(五) 利用捆绑宣传方式,走联合促销之路。
建立和完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市场营销机制。打破地域界限、行政区域界线,统一规划,实行整体宣传促销战略。一是有意识地引导鼓励旅游企业联手做广告,行业联手,降低成本。二是由财政与企业联合出资,制作出一份囊括大新县所有旅游信息的广告宣传片,在各类、各级媒体播出。三是加强与周边地市景区、旅行社、中介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依托各种机构和组织,建立和发展旅游营销联盟,实施互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推广措施。(作者系大新县宝圩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