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协商民主发展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大新政府网 2014-03-27 16:12:17 点击:3587

在全市范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重温党的群众路线和正确认识政协的协商民主,对于改进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巩固和发扬人民的政治协商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我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同志于1943年6月为中共中央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他表述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说:“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胡锦涛说:“党的领导干部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人大、政协这一重要组织和形式,团结和联系广大群众,作出的政策决策想到群众的心坎里,暖到群众的心窝里。
  (二)群众路线的伟大作用
  1.群众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革命时期,我党团结和领导人民大力开展人民战争,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时期,我们党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的胜利,顺利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不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而且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使我国的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取得辉煌成果;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时期,我们党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祖国大地呈现出政治大稳定、民族大团结、市场大繁荣的升平气象。
  2.群众路线奠定了党的政治基础。我党之所以从一个弱小的革命党变强大的执政党,之所以有能力领导十几亿中国人民建设好社会主义祖国,是因为它有一个雄厚而坚实的群众作为政治基础。而奠定和夯实这个政治基础的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因为“一切为了群众”,决定着我们党所做的一切事业都是深得民心的,是得到群众拥护的,党在群众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党的领导力和威信力是强大的。
  3.群众路线是党的正确决策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并坚决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更加严格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正确的。由于有了正确的政策作导向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才能如此的辉煌!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如此的美好!
  二、政治协商的协商民主
  (一)协商民主是执行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流
  1.协商民主是当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协商民主就是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的管理活动。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结果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都是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重大事项的协商,最后达到共识,形成法律、法令,这充分表明协商民主早已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核心内容。
  2.协商民主是当代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试图通过政治协商建立联合政府,但由于各自“政见”不同而导致战争。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遇到利益争端,不是采用“暴力”手段,而是采取协商对话的方式寻求共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界别代表名额分配及讨论内容,也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届人士通过“面对面对话”,共同达成共识,显现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博大胸怀。
  3.协商民主是各方参与的政治诉求。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协商民主提供舞台之外,协商民主这种形式也被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广泛采用。参与协商活动不仅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代表,而且也有专家学者,社会精英和普通工人、农民。各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协商民主不仅产生相互制衡的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
  (二)某些不良因素影响着开展协商民主的正常发展
  协商民主是执行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流,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与主流相背离的支流或浊流,比方说,个别群众把党员干部与“贿选”等不法活动相提并论,发出“无官不贿,无贿不官”等种种错误言论。虽然类似现象并不很多,不能代表协商民主的主流,但却昭示了这样的事实:政治协商的协商民主已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裂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的“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之一就是政治协商,协商民主是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不能和各民主党派及群众进行面对面协商”。为什么在新时期,原来“好商量”“好对话”“好合作”的协商民主竟然出现这种碰撞、冲突,甚至讨价还价?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二是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被堵塞;三是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协商民主发展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协商民主的关键。在我国协商民主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组织等层面都存在多种形式的协商。但是,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层面,是中国实行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一个独特的优势,具备进一步深化拓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因此,实现好、维护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对于中国的协商民主的发展,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都是十分关键。
  (二)克服官僚主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协商民主的保证。官僚主义的后果是使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引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强烈不满,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因此,只有克服官僚主义,才能消除这些不良后果。一要放下干部的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讨价还价”的原因;二要注重调查研究,深人民间,了解民情,倾听民声。
  (三)践行基层协商民主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协商民主的径途。有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基层民主才会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文明才会更加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例如,以大新县的民主恳谈会、村屯党群理事会等为代表的协商民主探索,它们已经成为大新县协商民主发展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全县各种听证会等协商民主形式也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立法和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一些源自民间的诸如边境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环境绿评会的公共议题在电视台、网络等平台成为公众热烈对话、讨论的话题。这些“草根”的协商民主践行源于现实需求,反映了民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和公共治理的改善。
       (作者系大新县提案法制委员会主任)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