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保县隆桑镇落实“以奖代补”、金融扶贫、低保兜底、惠农补贴、教育扶贫、生态移民等六大惠民政策,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福利,促进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以奖代补”促发展。对贫困户发展甘蔗、烤烟、中草药、桑蚕、水果、马、牛、羊、猪等产业实行奖补,鼓励群众“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拓宽致富渠道。目前,该镇共有141户预脱贫户申请“以奖代补”项目,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7.6万元,惠及136户543人。对还没发展产业能力的,给予1000元的实物补贴,帮助发展种养,增加收入,受益贫困户189户。
金融扶贫助增收。对于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提供3年的免息贷款5万元;对于没有发展能力及发展产业能力弱的贫困户,引导贫困户以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入股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贷款期限内固定分红每年4000元。目前,全镇共有515户贫困户办理贷资入股,发放小额信贷406户2030万元,分红162.4万元。
低保兜底保民生。抓好低保与扶贫衔接,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100%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申报,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将符合清退的及时清退,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目前,全镇共排查农村低保对象840户2470人,清退违规低保389户1219人,新增低保139户519人,已享受低保的贫困对象553户1833人,低保对精准脱贫贡献率达67%。
惠农补贴暖民心。及时兑现各项惠农资金,抓好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公益林补助、退耕还林补助、农机补贴、计生奖扶等政策落实目前共发放惠农资金232万元,兑现率100%。
教育扶贫治穷根。年内,帮助31名贫困户子女获得“雨露计划”资助8.5万元,每人获得1500至5000元不等的资助。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次,培训贫困群众1130人次。组织贫困户外出考察学习5次。动员“两后生”参加县级以上技能培训。成立隆桑商会、隆桑爱心协会开展捐资助学。
生态移民乐安居。结合上级部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做好扶贫搬迁户动员及后续发展工作。目前,全镇共有322户贫困户申请县城老乡家园住房,第一批73户已获得批准。
“以奖代补”促发展。对贫困户发展甘蔗、烤烟、中草药、桑蚕、水果、马、牛、羊、猪等产业实行奖补,鼓励群众“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拓宽致富渠道。目前,该镇共有141户预脱贫户申请“以奖代补”项目,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7.6万元,惠及136户543人。对还没发展产业能力的,给予1000元的实物补贴,帮助发展种养,增加收入,受益贫困户189户。
金融扶贫助增收。对于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提供3年的免息贷款5万元;对于没有发展能力及发展产业能力弱的贫困户,引导贫困户以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入股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贷款期限内固定分红每年4000元。目前,全镇共有515户贫困户办理贷资入股,发放小额信贷406户2030万元,分红162.4万元。
低保兜底保民生。抓好低保与扶贫衔接,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100%入户核查、评议、公示、申报,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将符合清退的及时清退,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目前,全镇共排查农村低保对象840户2470人,清退违规低保389户1219人,新增低保139户519人,已享受低保的贫困对象553户1833人,低保对精准脱贫贡献率达67%。
惠农补贴暖民心。及时兑现各项惠农资金,抓好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公益林补助、退耕还林补助、农机补贴、计生奖扶等政策落实目前共发放惠农资金232万元,兑现率100%。
教育扶贫治穷根。年内,帮助31名贫困户子女获得“雨露计划”资助8.5万元,每人获得1500至5000元不等的资助。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1次,培训贫困群众1130人次。组织贫困户外出考察学习5次。动员“两后生”参加县级以上技能培训。成立隆桑商会、隆桑爱心协会开展捐资助学。
生态移民乐安居。结合上级部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做好扶贫搬迁户动员及后续发展工作。目前,全镇共有322户贫困户申请县城老乡家园住房,第一批73户已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