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德保7月20日讯(通讯员 许酝清) 今年以来,德保县巴头乡以脱贫攻坚统揽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三年一争当”活动,采取“三管三联三扶”三项措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力争今年1个村脱贫出列,396户1593贫困人口脱贫。 严“三管”。一是管制度。建立脱贫攻坚监测先锋队工作制度,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培训制度,考勤制度。除落实“2345”的帮扶责任人帮扶贫困户,乡三家班子主要领导各帮3名分管,分管帮3名乡干,领导乡干帮10户当年预脱贫户。让预脱贫户有双帮扶,解决区市县帮扶责任人到村难、与贫困户交流难问题;二是管档案。认真做好扶贫工作档案资料的形成、归档、整理、保管;三是管纪律。严禁侵占群众财物及损害群众合法权益,严禁截留、冒领、挪用扶贫资金,严禁对精准对象的识别和动态管理弄虚作假,严禁接受扶贫对象和基层的财物。 细“三联。”一是联单位。主动加强与区市县直帮扶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帮扶单位的政策和项目优势,不定期召开帮扶工作座谈会和推进会,听取汇报、反馈情况和总结落实。二是联干部。促进帮扶责任干部间联系学习交流,增强帮扶方式方法及准确性。及时召开全体帮扶干部培训工作,星期一在乡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建精准扶贫工作QQ群和微信群,积极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三是联群众。加强群众联系,提高帮扶责任心。把困难群众当亲人,与困难对象做朋友,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求第一书记要驻村、帮扶责任人每月要到户2次、先锋队员每月定期入户2次。 实“三扶”。一是扶思想。积极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政策宣传,鼓励学技术,敢闯敢干敢脱贫摘帽。今年以来,组织专家到乡入村,开展猫豆、桑蚕等种养技术培训110余场次,组织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和贫困户代表,到玉林市、右江区等地实地参观学习;二是扶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目前,投资200多万元,发展了布念村肉牛养殖场、多喜村黑猪养殖场。全乡有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7家,种有猫豆6000余亩、山楂1000余亩、桑蚕460亩、核桃350亩;三是扶道德。以德扶人,在扶贫工作中强调不仅从生产生活上帮扶,更要从情感上、道德上帮扶,让贫困户心有慰藉,心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