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建,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支撑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那坡政府网 2017-12-12 09:49:3 点击:16097

以“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为原则,突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打造桂西南重要陆路通道

以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以完善网络、优化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县域路网等级,完善重要客货运站点建设,打造桂西南重要、便捷的陆路通道。

一、畅通外向干线通道

围绕构建开放型对外便捷大通道的目标,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与过境国省道的联网,配合做好文山—富宁—那坡—靖西—崇左—防城港沿边铁路前期工作,与云南规划的沿边铁路衔接,打通滇桂便捷运输脉络。加快推进靖西(安德)—那坡(弄内)公路扩建;强化通边境公路建设,推进东兴—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沿边公路升级改造工作。推进对外公路建设,重点推进省道S307泮水—坡荷(德灵—坡荷段)、那坡—古隆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完善与周边市、县连接的公路交通条件;规划建设那坡—平孟口岸高速公路,完成钦州—崇左—靖西—那坡—富宁高速公路建设,打通那坡县南出口。

二、提升县内路网设施

加快推进县城连接各乡镇、村屯的“毛细血管”建设,使“乡乡通二级路”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打通省际、县际、乡际断头路,实现县、乡道联网布局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合理衔接。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工程,扎实推进孟达-国际商贸城物流大道一级公路以及龙合—安德、那坡—隆平—那桑二级公路,规划建设百合—百南二级公路以及三合—那万、永乐—定业—龙合、德隆—百省、北斗—念井三级公路。推进中心镇连接县城的道路建设,提升县内公路路网畅通水平。围绕畅通我县旅游景点路网,加快主干道延伸到景区公路连接线建设,重点升级改造那赖至吞力屯黑衣壮景区的公路,为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完善“千村公路畅通工程”,以建制村水泥路建设为核心,以贫困村屯级水泥硬化路建设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乡乡通二级路、20户以上屯屯通水泥路。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形成“内联外通、绿色便捷”的交通网络格局。

三、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加大交通客运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客运站服务水平,形成以县城为枢纽、各乡镇为结点的客货运体系。加快园区、工业集镇物流货运通道建设,重点推进百文、永乐两大园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提升货运能力。加快城乡客运网络建设,重点推进那坡县汽车客运站建设,规范集镇、村客运停靠,提高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推进城乡干线客运与农村专线发展相平衡。到“十三五”期末,乡镇通班车率巩固在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5%以上。

专栏9:交通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铁路项目:文山—富宁—那坡—靖西—崇左—防城港铁路587公里。

高速公路:那坡-平孟口岸高速公路65公里。

一级公路:孟达-平孟国际商贸城入园道路约3公里。

二级公路:龙合—安德17公里;那坡—隆平—那桑新建二级公路约12.636公里;泮水—坡荷(德灵—坡荷段)约36.8公里;那坡—古隆约67公里;百合—百南约11公里;靖西(安德)—那坡(弄内)约42.81公里。

三级公路:那赖—吞力(永乐—吞力段)11.3公里;永乐—定业—龙合改建三级公路36公里;德隆—百省改建三级公路42公里;百大—各标改建三级公路24.6公里;北斗—念井改建三级公路11.1公里;三合—那万改建三级公路15.28公里。

省际断头路项目:德灵-弄怀-谷拉改建三级公路12公里;百都-郎恒改建三级公路5公里;新建、改建四级路基、水泥混凝土共9条49.8公里。

客货站场:百文园区货运集散中心;永乐园区货运集散中心;那坡县汽车客运站建设等项目。

出省出边公路:改建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6条32公里。

第二节 增强能源支撑能力

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发展方针,建立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水电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小水电开发建设,重点推进那恩、惠布、清华、百合那乐、棉林水电站建设。继续保持与云南文山电网合作,满足铝工业发展供电和小水电上网调配需求。优化提升电网结构,规划在平孟等6个镇区(集镇区)新建35KV变电站、推进仗伏等3个乡镇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满足镇区(集镇区)、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大力改善农村电网,确保村户通电率达到100%,低压线损率小于12%,电压合格率95%以上。扎实推进“县县通燃气工程”,合理布局燃气管道,扩大能源供给。大力实施农村生态能源工程,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和清洁能源应用,至2020年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入户率提高到30%,太阳能路灯普及率达到30%,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大于50%。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能源开发建设,探索发展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实现到“十三五”期末风能发电达到180MW,光伏发电达到100MW。

专栏10:能源开发与建设重点项目

传统能源项目:上盖水电站扩建工程;那坡110kV中心变扩建工程;百合110KV变送电站工程等。

新兴能源项目:那坡县风力发电项目;龙合50MW光伏互补农业项目等。

其他能源项目:乡镇加油站建设项目等。

第三节 强化水利保障能力

切实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重点推进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等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洪水管理、抗旱调度、应急管理制度,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降低水旱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健全城乡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主要行洪河道和城镇防洪标准,重点保护人口及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地方。完善排灌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排涝设施修建工程,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建设基本的监测系统、预警系统、指挥系统,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降低水旱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到2020年,实现堤防达标率80%以上,县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乡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基本达到10年一遇。

二、加强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做好县城集中供水改造扩容、那马水库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念头、者郎等水库。加快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体系,重点推进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加快建成以集中连片供水为主、小型单独式饮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网络体系,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地区学校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全县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到2020年,实现可供水量为0.6-0.8亿立米,解决2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专栏11:供水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供水设施建设:者郎水库、念头水库建设项目;抗旱应急供水工程;抗旱备用井工程(5眼);农村饮水升级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乡镇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工程;小流域治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

防洪减灾体系:百合河德隆乡、百都乡、百省百南乡段河道治理工程;者利河者州至百大段河道治理工程;防洪治理工程;河治理工程;县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等项目。

第四节 完善气象现代化体系

以公共气象发展为方向,坚持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及开发气候资源能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大力提升气象预测现代化水平,重点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和“两系统一平台”的建设及应用。优化观测站网布局,建立新一代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和气候预测模式,完善农业、水文、交通、能源和健康气象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服务,建立预警信息快速发布和运行管理制度,建成横向联接各部门、纵向贯通县乡村屯、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专栏12:气象现代化建设重点项目

那坡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整体搬迁项目;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建设项目;“两系统一平台”建设项目等。

第五节 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实施网络强县战略,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构建覆盖全县、高速互通、安全可靠、业务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

一、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县、乡、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宽带那坡”行动计划,提高宽带接入水平,加快推进光纤入户和小区光纤改造工程,提高城镇和产业园区光纤接入能力。开展宽带乡村工程,提高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把基站建设纳入城乡统一规划,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水平为重点,推进网络升级,建设4G基站,提高4G无线网络覆盖率,提升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基本服务水平,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发展,实现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有线数字电视全覆盖。

二、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推进全县信息化服务云计算平台建设,实现交通、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卫生、水利、气象、环保、应急等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的物联网应用。完善电子政务服务软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政务数据库中心、电子政务公共应用平台、电子政务资源中心等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以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步伐,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通信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农情、农资、市场信息和灾情预报服务水平。

专栏13: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800万页档案信息化建设。

安全生产信息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全县非煤矿山、冶炼、铝工业、建材、人员密集场所、危化、烟花爆竹等行业重点生产经营单位100家,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平台系统。

第十章 惠民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将社会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统筹发展各类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发展壮大学前教育。深入实施“壮大学前教育实施扩容工程”,积极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办园体制,鼓励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深入实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实施均衡发展工程”,合理配置和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实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实施“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及工程”,加强高中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推进第二高级中学项目建设,完善那坡中学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普通高中有特色、普及发展。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各级职教平台等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办好特殊教育。深入实施“推进特殊教育实施关爱工程”,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加快那坡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落实好国家和广西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深入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强质增量工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继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乡镇及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专栏14:教育事业发展重点项目

学前教育:那坡县城厢镇、百南乡、坡荷乡、百都乡、德隆乡、百省乡等6个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那坡县第三幼儿园(科冬片区儿园)建设项目等。

义务教育:那坡县实验小学;那坡县第三小学(科冬片区小学);那坡县城厢镇第二小学;那坡县龙合乡、百合乡、德隆乡、百南乡、百省乡、百都乡等6所中心小学建设项目等;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那坡县第二高级中学;那坡县城厢镇、龙合乡、百合乡、百省乡等4所初级中学建设项目;那坡县平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等。

高中阶段教育:第二高级中学项目;

特殊教育:那坡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第二节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大力推进健康那坡建设,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加快形成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以及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辅的城乡医疗卫生网络。支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十三五”期末乡镇卫生院达标率达80%以上。建立健全城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艾滋病防治等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实施壮瑶医振兴工程。提高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新农合报销比例。加快推进县内医院医疗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平台提取医院的就诊、检查信息,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共享,为全县居民提供统一健康管理服务。

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双向转诊程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得到同等待遇。健全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合理降低药品价格。实施“健康那坡”工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层和紧缺医护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化再生育审批程序,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大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和未成年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行动,实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妇女安居乐业、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专栏15:健康提升重点项目

医疗卫生: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那坡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县人民医院妇儿科住院建设项目;那坡县人民医院那桑分院建设项目;龙合乡定业卫生院项目;平孟镇北斗卫生院;百文工业园区人民医院项目;村卫生室发展规划项目;医疗设备装备项目;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

人口均衡:老年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那坡县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建设项目等。

第三节 积极推进就业创业

建立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推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增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功能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精准就业服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编制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创业专项培训计划,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到2020年,全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全县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依法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总量。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经办管理,确保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体系。加大城乡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边民生活补助、医疗救助、救灾救济、五保供养体系等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加快推进集社会救助站、五保集中供养中心等福利机构项目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以养老、助残、留守儿童、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体系,逐步扩大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保障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等优抚安置对象各项福利。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扶弱济困活动。

加强住房保障。以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目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明确住房保障范围与保障标准,加强保障性住房准入资格审查,健全退出机制。

专栏16: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重点项目

公检法基础建设项目:那坡县看守所、拘留所迁建项目、那坡县公安民警训练基地、那坡县天网工程、那坡县公安局龙合派出所迁建项目、那坡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司法局司法行政业务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

社会保障项目:社保服务中心建设、社会救助站 。

第五节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领导作用,加强科技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构建以产业创新为主、企业创新、社会化和网络化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围绕特色农业、铝加工等重点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消化再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重点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培育新产品、新业态。重点建设以铝产品为主的冶炼、加工、新材料、铝矿综合利用等研发平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培养和引进一批科学创新人才,重点引进铝矿加工、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