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生态工业升级版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那坡政府网 2017-12-12 09:46:2 点击:9067

紧抓滇桂铝产业跨省区合作契机,坚持发挥优势、超前布局的原则,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化工业布局,稳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到2020年,全县工业结构优化,生态铝加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工业增加值实现6亿元。

第一节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坚持规划先行,依托我县主要交通干线,以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铝加工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农林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构建“一路一区”的工业空间布局。

“一路”即富(宁)那(坡)高速公路。

“一区”即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其中“一区”在那坡县分为“三园”—— 百文工业园区、永乐工业区、坡平物流园区,分别占地8.37平方公里、2.87平方公里和1.71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城厢镇那桑村,拓展至板仑乡的龙洋村、龙迈村以及高帮至那坡县城厢镇320省道线附近的区域。其中,百文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解铝、铝建材、高铁及轨道交通、飞机用铝型材等铝深加工产业;永乐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配套铝生产、铝型材、电线电缆等产业。

第二节 打造百亿生态铝加工业

抓住“云电入桂,桂铝入滇”战略机遇,以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为平台推动产业集聚,打造百亿生态铝加工产业,使生态铝产业成为我县“十三五”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大力发展生态铝产业

依托百色、文山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技术先进的原铝生产线,争取国家核准建设100万吨规模的电解铝项目。以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为方向,支持产业入园聚集发展,支持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产业整合,争取做到上游产业链供应铝棒、下游产业链集中做市场、污染物排放集中处理。在采选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上,配套引进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生态铝工业产品,重点推进铝水一体化年产12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铝型材加工、年产5万吨铝酸钙等项目建设,构建铝合金→压铸件精深加工链、铝合金→型材、板带坯料→中厚板→薄板→铝箔包装用铝精深加工链,发展生态铝精深加工业。

二、推动生态铝循环发展

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提出的铝产业产品环保指标,促进铝企业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应用,对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污染物减排工程,提高氧化铝回收率,降低赤泥中氧化铝含量,实现矿产资源利用减量化。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充分回收和利用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合金)→铝材(深加工)→赤泥、尾矿等资源化利用循环产业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切实抓好矿区污染治理、土地复垦、生态修复和按规划开辟运矿道路等工作,确保铝工业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资源持续保障能力

以资源环境保护为前提,加强那坡县铝矿资源勘探力度,增加自有资源储备力度,改变铝土矿资源的粗放式开采,提高资源就地利用率。紧抓平孟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机遇,探索跨境合作开发铝矿资源,并支持骨干企业到越南通过直接投资、购买股权等方式,积极推动越南优质铝矿合作开发项目,为我县打造百亿生态铝产业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完善相关供电线路、电网变电器等基础设施,尽快引进云南丰富的电力资源进入合作园区;鼓励铝企业、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争取国家尽快审批直购电方案,支持铝矿企业与发电企业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确保生态铝产业发展用电需求。

第三节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

积极推动林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传统工业发展动力。

一、林产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我县及周边市县丰富木材资源,加大木材企业整合力度,鼓励和引导木材加工企业进行重组和合并,重点建设那坡县木材加工富民生态园区。推动产品多样化发展,争取引进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杉木、杂木为原料的集成脂接板、环保型实木复合地板、贴面板、细木工板、实木门、实木橱柜、高档实木家具等高端产品,提高木材精深加工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实现园区建成生产区、红木展示区,培育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2家,年产值3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业

整合我县及周边市县、越南等桑蚕资源,紧抓“东绸西移”战略机遇,统筹发展茧丝绸加工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争取承接东部转移的茧丝绸加工、纺织等产业,扩大缫丝企业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重点建设纺织(丝绸)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期末,实现白厂丝产量翻一番。依托“中国八角之乡”优势,鼓励发展八角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黄姜、油茶、百南红顶蕉等深加工项目以及纯净水项目等,鼓励企业创建品牌。到2020年,引进1家茶油精炼企业,1家八角深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2亿元。

第四节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结合那坡县发展实际,培育发展以铝矿和中草药资源为依托的新材料和新医药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新材料产业

依托打造百亿生态铝产业,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挖掘与开发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大的新型材料。重点利用铝矿资源,积极引进企业和先进工艺,培育发展高纯、高强、高韧和耐高温铝基合金材料,鼓励发展航空、汽车与建筑用铝材及铝铸件、铝箔、铝塑复合管等新材料产业。合理开发纳米碳酸钙,增强本地资源利用。

二、新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那坡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加快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培育具有黑衣壮族特色的民族新医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政策、土地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吸引大型医药企业落户。

三、新能源产业

紧抓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机遇,优化投资环境,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我县风电项目建设,加大对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投资,不断完善风能开发利用配套设施,推动风电发电,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五节 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将提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增强工业综合实力的突破口,坚持“抓大不放小”,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成长型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吸引人才。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积极扶持微型企业,加强项目资金、运行保障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完善激励机制,着力培育有潜力的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互联网+工业企业”,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信贷为依托、吸引民间或网络资金参与的多元科技投入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产品创优、产业升级。强化人才保障支撑,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和创业环境,完善和落实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铝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所需人才,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专栏4:生态工业发展重点项目

园区建设项目: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

产业发展项目:那坡年产3万吨铝门铝型材、10万吨再生合金铝加工项目;年产5万吨铝酸钙项目;合作园区铝水一体化年产120万吨电解铝项目;合作园区80万吨铝型材加工项目;纯净水加工项目;合作园区年产20万吨阳极碳素厂项目;年产60万方混凝土加工项目项目;年产15万吨碳酸钙项目等。

农产品加工项目:木材加工富民生态园区项目;八角深加工项目;百南红顶蕉深加工项目;茶油精炼项目等。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