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县实验小学简介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那坡政府网 2017-12-14 10:00:0 点击:27957

 

那坡县实验小学坐落于县城东面岩怀山下,与那坡县人民医院和壮鑫商贸城为邻,规架河从右侧流过。学校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它是那坡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创办之初校址在城隍庙(今旧县府楼),借助庙宇办学。1936年拆掉庙宇建学校,才算有正式的校舍。学校原先称为两等小学堂(清末设小学堂,分初等和高等,合并设立者称两等小学堂),1912年改称县立第一小学校,1934年称城厢乡中心国民基础学校,解放初期改名为城厢完全小学校,文革期间称城厢小学。1968年下半年,学校一分为二,第一小学校在原址上课,第二小学校校址在现在的糖业烟酒公司仓库。1971年两校合并,恢复原名。1975年迁到现在的校址,1978年被确定为全县两所重点小学之一,2004年10月使用现校名——那坡县实验小学。

2017年秋季学期,学校占地面积8553.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9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等共5栋楼房,有多媒体教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少先队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录播室等功能室;有图书50794册,生均32册;开设有一到六年级31个教学班,在校生1574人,生源主要为县直单位、街道适龄儿童及进城务工子女等;有教职工90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56人、中师学历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高级教师职称2人、一级教师66人、二级教师或未评18人;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广西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1人。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尚礼教育”为文化建设核心,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常规先行,质量中心,环境育人”的原则,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坚持“行礼道 育身心”开展德育工作,坚持“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着力打造“雅致课堂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绿色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合格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经典诵读优秀学校”、百色市“义务教育优秀学校”“义务教育常规管理示范校一级学校”“教育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那坡县“学校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之首,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热爱。

朝气蓬勃的实验小学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创新中闪光,在创新中扬帆,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

 

附:那坡县实验小学历任校长

(部分年代校长姓名及任职时间不详)

01.黄占一(1906—1916)     02.农救苦(1917—1924)

03.林年华(1925—1926)     04.梁书谟(1927—1930)

05.谢守武(1931—1933)     06.黄体读(1934年)

07.李世模(1935年)       08.彭劲峰(1936年)

09.张宣德(1937—1938)     10.刘居劲(1939年)

11.简其端(1940—1941)     12.朱恒乐(1942年)

13.梁 枢(1942年)       14.黄嘉谟(1943—1944)

15.张思毅(1945年)       16.陈立寿(1946年)

17.钟翠玑(1947年)       18.朱恒英(1948年)

19.简竹君(1950年)       20.古达道(1950—1953)

21.苏忠君(1954—1955)      22.农 英(1956—1958)

23.苏忠信(1959—1960)           24.农 裕(1970.09—1972.12)

25.黄卓章(1973.01—1973.12)   26.梁培炎(1974.01—1975.12)

27.苏振兴(1976.01—1976.12)   28.陆 骞(1977.01—1980.08)

29.韦章体(1980.09—1984.07)   30.劳大荣(1984.09—1994.10)

31.农愉民(1994.11—2015.08)   32.黄爱琴(2015.08—    )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