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共创边垂平安农机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那坡政府网 2017-12-24 14:14:5 点击:5361

百色市农机局近日向全市农机系统发出通报(百农机2017]154号),在全市2017年度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履职考评中,那坡县农机局排全市第一。那坡县作为边陲山区县,山高路险,农机安全监管难度最大的县份,却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不得不令同行人刮目相看。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机制,齐抓共管农机安全工作  

(一)明确责任, 齐抓共管,监管不留死角该县明确了公安、交警、农机、交通、安监、教育、宣传等部门在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机安全委员会,乡、村两级也分别成立了农机安全委员会,村一级还配备有农机安全协管员。为强化责任,县农机委员会领导小组每年与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同时,还和农机管理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明确了农机使用单位的管理责任,做到哪里有农机作业,管理的触角伸到哪里,不留死角。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共管合力。该县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建立农机安全社会化管理制度,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从部门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由政府统一协调农机、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农机安全监管,实现了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监管,扭转了以往农机安全生产由农机部门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该县把排查出来的农机安全隐患治理任务责任落实到乡镇领导、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同时,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作,首先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在农机、安监、公安交警部门之间建立“双定”(定时间定专人)信息通报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掌控农机安生产事故情况。  

二、县乡联合执法成为常态化  

为破解乡镇农机安全执法难的问题,该县农机局积极探索县、乡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出台《那坡县农机局关于常态化开展农机安全县、乡联合执法工作方案》,成立2个常设联合执法组和2个机动联合执法组。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的4位同志和各乡镇农机站的9位同志组成两个常设联合执法组,每个季度、每个节假日或重要时段常设联合执法组都要上路执法,把9个乡镇农机站的9位监理员按地缘分成2个机动联合执法组(北部的城厢、坡荷、龙合、德隆4个乡镇4位监理员组成北部乡镇机动联合执法组,南部的百都、百省、百合、百南、平孟5个乡镇5位监理员组成南部机动联合执法组),哪个乡镇需要在辖区内开展执法,就向县农机局报告,由县农机局及时通知机动执法组成员到该乡镇开展执法。同时加强与交警的紧密协作,规定四级道路以上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交通事故处理等由交警部门独立负责,事后由交警部门将情况通报给县农机监理站;四级以下(含四级)的县乡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交通管理建立联合执法,原则是定期、重点、统一,对此类路段上的拖拉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交通事故处理等由交警部门牵头,农机部门配合;等级外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交通管理由农机部门独立负责,对此路段上的拖拉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交通事故处理等由县农机监理站独立负责,事后及时将情况通报交警部门。通过以上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扭转了以往农机安全生产由农机部门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此外,该县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还经常深入乡、村、屯开展路检路查,针对拖拉机无牌无证、超速超载、违章搭人、酒后驾驶、非法改装、拼装等违法行为等进行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地消除农机安全隐患,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展联合执法13次,专项整治3次,共检查拖拉机179辆,纠正违章37起,处罚26起,连续13年没有农机事故发生,较好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建立与周边省县的跨区农机安全监管合作长效机制  

那坡县和云南省富宁县多个乡镇相邻,长期以来,由于广西与云南两省(自治区)之间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络没有实现联网,信息无法共享,彼此对外挂拖拉机的安全监管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为破解外挂拖拉机监管难问题,该县农机局与云南省富宁县农科局签订了农机安全监管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合作机制。平时两省除了在农机信息方面共享外,双方还约定每年开展跨区联合执法2次,并相互委托执法。今年9月27日~29日双方开展了第一次联合执法,期间,共检查各种拖拉机15台,查处无证驾驶1人,处罚1人。营造了浓厚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增强了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四、强化边境管控,确保过境农机平安  

那坡县是边境县,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县份之一,有4个乡镇与越南相邻,为避免涉外农机安全事故发生,该县加强了边境一线农机安全监管。主要做法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边境驾驶员有针对性地上教育课,并签订安全行车承诺书;在边境村屯张贴拖拉机违法搭人举报电话;加强与村农机协管员的沟通联系,布好内线耳目,突击路查,打击违法作业行为。通过采取措施,该县有效遏制了边境一线拖拉机的违法违章行为,10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涉外农机事故发生。  

五、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为提升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该县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邀请医疗、交警、保险、乡镇政府参加演练,有效提高了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开展农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为使应急演练达到更高的要求,该县以田间农机安全事故救援演练为背景,对演练计划、演练实施方案、演练脚本、演练场地等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在演练中使县、乡、村配合以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使演练达到提高全县农机事故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的目标。为使广大观摩群众掌握了解和认识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重要性,该县特别邀请县电视台主持人全程解说,让现场演练变成“有声电影、有形场景”达到了农机事故应急演练的良好效果。  

六、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安全服务工作  

(一)该县农机安监管理站现有在编人员5人,在岗位上的同志认真履行各项农机安全监管职责,依法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该县进一步完善县农机监理服务大厅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政务公开制度以及党支部各项工作管理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开展县农机安全监理服务大厅定点服务、预约服务和流动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服务窗口前移,把农机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延伸到田间地头,使农机安全服务进村入户,做到有农机作业的地方就有农机服务。
    (二)为提高报务质量,在农机办证大厅,该县努力做到:一是提供牌证申领一条龙服务,车辆投保、入户、牌证申领等均可“一站”完成;二是提供温馨服务,服务大厅设置休息大厅,大厅内配置了饮用水、休息桌椅、电视机、电子显示屏等温馨服务设施;三是开展送检、送考、送农机安全知识与送农机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下乡服务;四是开展预约服务活动,驾驶员若有车辆入户或年检,可直接跟县监理站或乡农机监理站预约,3天内县监理站派出人员上门服务;五是开展流动队服务,组建了2个农机流动服务队,经常下到村屯公路、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技术咨询、维修、保养等服务。今年以来,该县共送检下乡21次,年检拖拉机435台,下乡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2次34人,送农机安全知识与技术培训下乡4次,培训355人,先后上门服务和流动服务142人次。  

七、强化安全宣传教育,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一)该县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为先导,充分发挥宣教工作在农机安全生产中的治本作用,确保该县无重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二)开展“十个一”宣传活动。一是做到农机驾驶员每人一封信一本手册,今年以来,该县共编印“平安农机”倡议信和农机安全知识手册各5000份;二是在每个乡村小学上一次农机安全知识课;三是在农机安全活动月期间组织农机管理人员到每个乡镇开展一次农机安全咨询活动,在活动中播放安全教育警示片、农机安全宣传山歌光碟,先后制作宣传横额30幅在各乡镇、村悬挂,与安监局和县公安交警大队联合编印农机安全宣传图画1000份,张贴在各村各屯及学校、街道,把农机安全教育对象从驾驶员延伸到“乘客”群体,引导市民正确选择交通工具出行;四通过移动短信平台每月向驾驶员发送一条农机安全宣传短信息;五免费向每位机手发放一张农机安全宣传山歌光碟;六每年编排一台农机安全知识壮剧,交由县壮剧团排练后到各乡镇村演出;七给每台拖拉机发放一块安全警示铁牌,摆放在驾驶室内,提醒驾驶员时时注意安全;八在全县每条村屯级道路路口设立一块永久性农机安全标语警示牌;九每个村部都设立有1个农机安生产知识宣传栏;十是通过邮政局“政讯通宣传邮筒”向每位驾驶员每年寄1封宣传邮件。  

(三)开展“亲子安全、情系全家”宣传活动。与县妇联联合培训,深入农机户宣传农机安全教育,与母亲、妻子、儿女促膝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母亲给儿子、妻子给丈夫、女儿给父亲常提醒、常督促,通过亲情化强化农机手安全意识。去年以来,该县与县妇联联合下乡村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培训3期,参训妇女173人,入户开展宣传教育352人次。  

(四)开展中越两种文字的农机安全宣传活动。该县针对到该县务工的越南民工以及我国公民通婚的越南群众,印制中、越两语宣传单,提高在该县境内越南民众的安全意识,今年以来,该县共印制中越双语宣传3000份,分别发放给来该县赶圩或务工的越南群众,提高两国边民的农机安全意识。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