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徐顺东 通讯员 莫有合
“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得实惠;财政补农合报,健康扶贫真是好……”
随着文艺下乡演出的传播,“先诊疗后付费”的顺口溜已经在田阳县各村屯流传开来,道出了广大贫困群众的心声。
2016年年底以来,田阳县在所有公立医院推出新举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住院患者,在全县3家县级公立医院和12家乡镇卫生院入院时无须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只需承担扣除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后的个人自费部分。
“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是田阳县给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送健康福音的一个创新举措。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缓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难、看病难、筹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已有近1000名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这一惠民政策。
说起“先诊疗后付费”,那坡镇义安村务国屯的周宝鼎竖起了大拇指。老周今年63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12月2日,他因高血压住进了田阳县人民医院。
“医院为我们贫困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到医院办理入院手续,还不用交住院押金,以前要交好几千块才能住进去呢。”今年1月3日,治愈出院的老周向记者说道。
老周患有高血压多年,一年半载就要到医院医治。以前他很犯难:需要筹到足够的医药费、住院费,还担心医院排长队、没床位。“有时筹不到钱,都不敢来医院看病,病痛只能忍着。”老周说。
而现在,医院大开绿灯。
老周这次住院治疗11天,治疗费用共7931.16元。出院时,除了新农合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健康扶贫保险报销、民政救助之外,县里还对他进行财政兜底补助,老周个人实际支付的费用仅为739.63元,个人支付部分占总治疗费用不到10%。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让我们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再担心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了。”老周感慨道。
同时,该县各公立医院还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开辟了绿色通道,预留了床位,减免床位费,使群众看病更便捷、获得更多实惠。“我们就是要给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高效的、没有压力的治病环境。”田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韦明说。
此外,从2017年10月起,该县还针对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取消了住院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75%提高到80%、大病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目前,该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约占总贫困人口的20%。除了出台优惠政策推进健康扶贫以外,该县还投入802万元用于政府对贫困户患者的兜底保障,确保每一名贫困患者个人住院支付费用控制在总医疗费用的10%以内。
“我们开出了新农合报销、大病医疗补偿、医疗救助、财政兜底等多剂良方,让每一名贫困患者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确保他们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田阳县副县长关善丹说。
■采访随感
健康扶贫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新农合”投入,惠及广大农民。
然而,患者到医院先得交费或者预存住院押金,等出院后才能够办理报销手续。对于动辄几千元的费用,一般家庭都难吃得消,何况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少贫困户因为交不起这个预付费或者押金而出现“就医难”。
田阳县把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作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度改革、项目建设、便民服务等举措,创新推出“先诊疗后付费”举措,切实解决了困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医难”问题。这无疑是对贫困户寻医问药的精准把脉、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