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德保县2017年农村“畜圈”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25日
德保县2017年农村“畜圈”改造工程
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下达“改圈”工程任务的通知》(桂渔牧办发〔2017〕27号)和百色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百色市农村畜圈改造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百渔牧发〔2017〕31号)要求,以及县委、县政府“美丽德保·宜居乡村”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基础便民”专项活动改厨、改厕、改圈工程的工作安排,针对全县“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的人畜混居现象,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以人居楼房外建设独立的畜圈为主,完善储粪房、沼气池或储液池配套设施,加强粪污处理力度和资源化利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农村畜圈改造工程建设(以下称“改圈”工程),全面完成自治区、市下达我县的201户(分布见附表)农村“改圈”任务,有效治理“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的人畜混居现象,基本实现人畜分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改圈”原则
(一)人畜分离。
(二)在现有已达到人畜分离的栏舍,因地制宜完善储粪间、储液池等配套设施,达到“改圈”标准。
三、“改圈”对象
“改圈”工程的实施对象是指在农村村民家中存在“楼上住人楼下养畜(指猪、牛、羊等畜,不包括鸡、鸭、鹅等禽)”人畜混居现象的畜圈。根据我县农村养殖现状,2017年重点“改圈”对象主要是:
(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部分农民增收统计调查监测户;
(三)部分面上农村散养户。
四、“改圈”内容和技术要求
根据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印发的《农村“改圈”工程技术指导手册》要求,结合我县农村散养基本现状,“改圈”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是:对已登记造册的201个家畜养殖户的圈舍及配套的储液池、储粪间等设施进行改造,达到与饲养量相匹配的圈舍及配套设施标准,同时推广应用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实现人畜分居,粪污资源化利用,避免外排污染。
五、工作重点
(一)结合我县“美丽德保·宜居乡村”示范点,重点打造足荣三盘、都安窑庄、巴头多喜等3个农村“改圈”示范点,每个点3-5户示范户。
(二)做好面上“改圈”分散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按自治区《农村“改圈”工程技术指导手册》做好改造,确保全面完成我县今年“改圈”任务。
(三)做好农村“改圈”工程相关收验收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力争在10月底完成验收,11月底完成前兑现“改圈”补助资金。
六、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7年1月1日—3月31日)
对各乡(镇)人畜混居现象进行前期调查摸底,2月中旬前填报农村人畜混居情况统计表,明确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17年度“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农村畜圈改造建设资金和自治区局下达“改圈”工程任务(附件),组织开展“改圈”工作。
(二)制定计划阶段。(2017年4月1日—5月31日)
按照自治区财政厅文件要求,县财政局会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做好“改圈”工程建设实施、资金拨付等前期工作。要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制定全县农村畜圈改造建设工作计划。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6月1日—9月31日)
加快组织实施“改圈”工程建设,每月向市局上报任务进度情况,同时做好畜圈改造前后照片对比等资料收集工作。
(四)竣工验收阶段。(2017年10月1日—11月20日)
做好改造竣工验收工作,于2017年11月20日前向市畜牧局上报竣工验收结果。
七、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畜圈改造工程建设,经研究决定成立“改圈”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曾维康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沈国标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赵正练 县乡村办主任
岑花燕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
成 员:黄方史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许政宾 县财政局副局长
郭正轩 县乡村办副主任
全县12个乡(镇)分管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办公室主任由黄方史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从局各站所抽调同志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督促指导推进“改圈”工程实施,办公室具体负责通知、汇总收集材料等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负责推进农村畜圈改造建设工作。
第一组:负责城关、燕峒、龙光等3个乡(镇)。
组长:李 游 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
成员:许宗建 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干部
黄 鹏 城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罗朝夫 燕峒乡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郑华念 龙光乡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第二组:负责马隘、巴头、东凌等3个乡(镇)。
组长:陆荣舜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
成员:苏力票 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干部
黄加书 马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周艳华 巴头乡水产畜牧兽医站负责人
刘绪彬 东凌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第三组:负责都安、那甲、敬德等3个乡(镇)。
组长:农世怀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成员:黄荣观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干部
戴莉莉 都安乡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包小智 那甲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黄海燕 敬德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负责人
第四组:负责足荣、隆桑、荣华等3个乡(镇)。
组长:言旭光 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成员:梁美体 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干部
陆荣铁 足荣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农绍积 隆桑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韦勤博 荣华乡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八、补助政策
补助资金来源:1.自治区专项下达补助500元/户。
2.地方财政配套500元/户。
补助方式:先建后补。
九、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主体责任。明确“改造农村畜圈”工作的责任主体,加大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申请县政府按规定整合建设资金,做好地方资金配套;制定便于操作的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等,规范各项程序,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审核公示资金补助情况。
(二)加强监管。依法依规强化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建设过程要做资金补助和筹集公开。监管做到“三到位”:即县级抽检到位、乡级监管到位、群众监督到位。财政部门及时划拨农村畜圈改造建设资金;在资金补助方式上,可采取“先建后补”模式,按照合理确定改造对象、改造内容及相应的补助额度,确保精准补助到户;在资金拨付方式上,建议采取财政直接拨付到农村畜圈改造建设户个人账号的方式。
(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农村改圈活动。一方面,积极鼓励村民献言献策,鼓励群众在自治区、县财政补助的基础上,鼓励村民自筹自建;另一方面,可探讨专业建筑公司打包建设、工程建设运营全托管、承包运营等市场化方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造后的养护、粪渣制肥等后续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宣传标语等媒介,广泛宣传的重要性、意义、进展和经验做法,发动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清洁养殖环境,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和工作进度汇报。各乡(镇)人民政府每月18日前要按时汇报本乡(镇)“改圈”工程进度给县农村“改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0776—3821241,邮箱:dbxmj3821241@163.com),各工作小组要做好各自己负责的“改圈”户的相关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统一报送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站汇总,以备检查验收。
附件:德保县2017年农村“改圈”工程任务分配表
附件
德保县2017年农村“改圈”工程任务分配表
乡(镇) |
任务数(户) |
补助资金(元) |
备注 |
城关 |
26 |
26000 |
|
都安 |
8 |
8000 |
|
马隘 |
19 |
19000 |
|
那甲 |
18 |
18000 |
|
足荣 |
21 |
21000 |
|
隆桑 |
45 |
45000 |
|
荣华 |
16 |
16000 |
|
龙光 |
32 |
32000 |
|
燕峒 |
6 |
6000 |
|
巴头 |
7 |
7000 |
|
敬德 |
3 |
3000 |
|
东凌 |
0 |
0 |
|
合计 |
201 |
201000 |
|
公开方式:公开
抄送:县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
县工商业联合会。
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