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16〕37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9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2020 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89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本方案,现做如下解读:
一、《方案》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那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全民健身服务项目和基本标准,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公共资源投入保障,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实现健康那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方案》的实施目标。
到 2020 年,我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手段更加丰富,服务保障能力取得新提升,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健身公共服务获得感有较大提升。90%的县通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评估, 90%的县所有二级指标均能达到 B 类标准,力争80%的二级指标达到 A 类标准。
三、《方案》重点任务
(一)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共享。1.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覆盖。2.促进乡镇区域均等化,推进城乡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等公共资源及服务要素的协调配置。
(二)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1.培育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2.推动供给方式多元化。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等承担。
(三)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制定《那坡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二级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使设施种类更加齐全,规模质量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到 2020 年,力争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 平方米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
(四)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力争自治区级协会覆盖群众需求的主要体育项目,县(乡、镇)体育组织全部建立“6+N”模式(建立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协会、职工体育协会、体育志愿者协会和若干具有本地特色或群众需求的单项体育协会)。鼓励成立民族体育协会和农民体育协会,争取100%的乡镇(街道)建有体育组织, 80%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五)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制定《那坡县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导意见》,加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运营指导,丰富赛事活动内容,增加赛事活动供给,规范各类赛事活动开展。推动“一地一品”等地域性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建设,打造那坡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六)加强全民健身服务队伍建设。1.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机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渠道。2.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志愿者作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七)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项目。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规范国民体质监测工作。1.加强健身科普及科技支撑,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促进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采用“体医结合”模式推广个性化的“运动处方”。2.加强运动健身咨询与科学健身指导的专业化建设,加快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全民健身和公共体育服务中的应用与融合,构建“智慧健身”管理与服务平台,使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八)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立足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完善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
(九)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提高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