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德保1月16日讯 (通讯员 潘友雁 赵飞云)2017年,德保县聚焦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利用此项工作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特性,着力把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为“群众之家”,压实责任,创新举措,推进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畅通三渠道,监督有方法。畅通宣传监督渠道、信访监督渠道、日常监督渠道这三个渠道,对扶贫领域实施有效监督。依托“云山夜校”讲堂、民间南路壮剧团巡演、微信等媒体平台发送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信息,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严格规范乡(镇)纪委管理和使用来访接待室,严格执行“有访必接,有件必办,有办必果”三条铁律。公开举报电话、公布举报信箱、设立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受网络信访举报等方式,畅通和拓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渠道,健全完善了“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多渠道接受举报。成立了以县纪委、县扶贫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联动,组成专项督查小组,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年内共开展南路壮剧巡演5次,发送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短信7批次,张贴廉政漫画7510张。收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85件,初核57件,转办28件。形成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通报25期。 开展大巡察,查处新问题。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协作、“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专项检查、“纪检监察干部巡访百村千屯万民”等活动,重点对责任落实不力、扶贫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资金安排使用不合规和项目推进不理想、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不精准、帮扶措施不精准、执行纪律规定及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方面开展专项巡察,并重点延伸巡察2016年已出列的5个村和2017年预出列的14个贫困村,实施精准监督、精准问责、精准整改,促进精准脱贫,严厉查处扶贫领域中的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解决一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确保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村屯,扶贫资金全部落实到农户。2017年,全县共组织公开大接访1次、定期接访6次、带案下访12次、重点约访32次,县处级领导参加“四访”活动共27 人(次),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下访128人(次),接访群众570余人,全县共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03条,立案查处扶贫领域问题10件。 内练“绣花针”,外塑新形象。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建立“一盘棋”工作格局,出台相关约谈机制,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做到党员干部内练“绣花针”功夫,外塑党委、政府新形象的良好局面。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提上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党政层面的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德保县关于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约谈机制,实现约谈常态化、全覆盖,切实突出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从作风建设入手,狠抓脱贫攻坚工作不严不实、以消极思想和行动对待脱贫攻坚工作作风问题以及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从严问责,以铁的纪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针对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在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被纪律处分过的这一类干部,我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出台了《德保县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实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明确19类召回情形。年内开展两批干部召回培训,共培训干部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