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暖了孤儿心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徐顺东 通讯员 李荣报 农玉箫
“大妈经常跟我讲,这个社会有很多好人,要怀着感恩的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现在只想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社会、报答好心人。”5月5日早上,在德保县城,谭某娇(化名)跟记者大大方方地交流,红润的小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丝毫没有初见陌生人的紧张和腼腆。
“现在是一周一变化,性格越来越开朗。”李小泼抚摸着小孩的头说。
2005年12月,谭某娇出生在德保县燕峒乡晚江村。生活对于这个小生命,有着极大的不公:4个月大时,母亲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讯;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
母亲出走之后,谭某娇便开始在亲戚家中轮流生活,先是跟姨婆住一起,2岁后辗转到姑妈家到上小学一年级,随后又到伯父、叔叔家中生活。
多年寄人篱下,谭某娇变得脆弱、内向、自卑。同村一名村干介绍,乡亲们对谭某娇都很照顾,往他们家送米、送衣服也是常有的事,可是路遇乡亲们,她总是低着头走自己的路,即便有村民主动跟她打招呼,也是不理不睬扭头就跑,甚至有时候,她在村里一看见人就绕道走。
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县妇联干部李小泼对口帮扶谭某娇。“黑黑瘦瘦的,怯生生的,比同龄人个头小不少。”刚开始入户帮扶时,李小泼心疼不已,决定好好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并让孩子叫自己“大妈”。
谭某娇是孤儿,然而,因为没有孤儿证,享受不到相关补助。李小泼便到县妇保院核实她的出生信息,在乡政府、村委会和民政局之间反复奔波,为她办理了孤儿证,使她每月获得补助600元。此款由谭某娇的叔叔代领保管。
看着比同龄的孩子矮半个头的谭某娇,李小泼在征得她叔叔同意之后,每个周末都将她接到自己家中,做各种美味的饭菜给她补充营养。可是,到家里来吃饭,她都是低着头,不说话,也不敢夹菜,给她夹什么,她就吃什么。
打开孩子的心扉,从敢于打招呼开始。
李小泼再怎么耐心开导劝说,谭某娇就是开不了口。一次,李小泼下“通牒”: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不用再来“大妈”家了。“这一次的‘威胁’奏效了,第三周带她回来,她高兴地告诉我,她已经敢跟村民打招呼了,说村民都对她笑,我能感受到她的兴奋。”李小泼松了一口气。
为了让谭某娇见世面开阔胸襟,李小泼带她外出旅游:2016年10月2日,到靖西市游玩;2018年春节,到广东茂名市游玩……谭某娇说,2016年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也是她第一次逛街。
如今,谭某娇已读初中,平时主要在学校住宿,周末,李小泼才将她接回家中。李小泼定期打电话向班主任询问谭某娇在学校的表现。
谭某娇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妈”,更是依赖。“我的成绩现在还不太好,之前没有专心读书,基础较差,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让‘大妈’还有关心我的人失望。”谭某娇坚定地说。
对于家中多了一个人,李小泼的家人都很欢迎。不管工作多忙,全家人都像对待至亲一样在周末接送她上下学,风雨无阻,生活上给她照顾、学习上给她鼓励。“刚开始,特别担心家里人会不理解不支持,后来证明我是多虑的。”李小泼说。
李小泼的丈夫不善言辞,但在生活中却是个细心体贴的“好爸爸”。他说:“我们都挺喜欢她的,多一双碗筷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能让她吃饱穿暖,有个好的环境学习生活就好了。”
而李小泼的儿子,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谭妹妹”,时常展示出各种“好哥哥”形象。“我的儿子现在做什么、吃什么都会想到他的‘妹妹’。”李小泼欣慰地说。
谭某娇的亲人,也都把李小泼当成了亲人,逢年过节相互往来。
“谭某娇是李小泼帮扶的贫困户,是个从小缺少母爱的孤儿,现在李小泼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德保县妇联主席杨妮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