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扶智兴产业 躬身为民扶真贫
内容有误(纠错联系) 来源:百色新闻网 2018-11-02 15:44:40 点击:23726

    百色新闻网靖西10月30日讯(通讯员 麻正雄)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选派精兵强将驻村工作的同时,成立8个由专家、教授组成的产业服务队每月到扶贫一线巡视指导,将产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服务到基层一线,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成效已初步显现。

    自对口帮扶靖西市禄峒镇思侯村等六个贫困村以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为当地谋划发展产业,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行动上扶志扶智,躬身为民扶真贫。“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禄峒镇工作,特别是2018年我们选派的干部更优秀,选了7个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其中有一个队员是副处级干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昌鹏说。

    思侯村是学院帮扶的六个贫困村之一,2016年贫困发生率达46%。该村是个铝土矿矿区,经多年开采之后,留有2000多亩的废弃采矿场地,学院选派驻村的“第一书记”黄欣在产业服务队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这些连片闲置复垦地,建成一个集种养一体的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麻鸭养殖基地、经济鱼养殖基地、沃柑示范园基地、火龙果种植示范园基地、大棚果苗培育基地建设,首批800羽麻鸭于中元节前上市,为村集体经济增加6万元收入,利润达19800元,带动村里15户农户跟随养殖,受益贫困户58人。扫除了思侯村集体经济的空白。“思侯村原来没有集体经济,今年4月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村以后,将原来采矿废弃的这口空水塘,改造成养鱼、养鸭、养鹅场。”禄峒镇思侯村党支部书记农道友欣喜的介绍道。

    而学院帮扶的另一个村——大史村则在第一书记余思东的带领下,根据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引进发展食用菌项目,建设“互联网+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食用菌20亩,带动古生、叫爱两屯16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参与食用菌生产,并初步获得经济效益。“通过去年的示范种植之后,今年我们新建投入食用菌生产菌房,每年可以生产100万棒的食用菌棒种,可为全村村民利用秋收后冬闲田发展黑木耳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禄峒镇大史村民委扶贫专干赵鹏兴奋的说。

    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学院成立果树、蔬菜、食用菌、畜牧兽医和水稻8个产业服务队,投入80多万元资金帮扶思侯、大慈、大史、小瑞、怀利、必隆六个村发展产业。因村施策,长短项目相结合,6个定点帮扶村均初步建立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同时学院还发动教职工捐款,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各村屯开展技术服务。两年来共培训农民360人次,培育致富能人40人。今年计划脱贫383户1613人。

    

[原站阅读][举报内容] [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