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靖西11月2日讯(通讯员 岑红常)今年以来,为确保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医疗救助”等文章,靖西市多举措实施健康扶贫优先优惠工作,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生病“五愁”的问题,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实施先诊后付解“住医愁”。认真组织实施为贫困户群众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处方、落实一名家庭签约医生、建立一项医疗保障制度衔接、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的健康扶贫“五个一行动”工作,全市24个乡镇级卫生院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皮防院、精神病院等5家公立医院都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确实解决了贫困人口生病住院难问题。截至10月底止,全市已有贫困人口14627人次享受到了“先诊疗,后付费”的优先优惠政策。 实施大病救助解“返贫愁”。对全市301名患有“9+5”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救治台账资料,并确定靖西市人民医院为全市“9+5”大病集中救治医院,签约医生团队对“9+5”大病患者负责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截止10月底止,全市患有国家和自治区集中救治的“9+5”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得到了住院、门诊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救治救助,救治率达100%。 实施医保补助解“生病愁”。全市在安排410万元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873人缴纳参加医疗保险费外,还特地安排12万元为1200名无能力参加医疗保险的贫困人口兜底代缴医疗参保费。截至10月底止,全市已有45140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医疗救治补助费,补助资金5811.12万元。 实施服务签约解“健康愁”。全市安排798个医务人员组成26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31163户贫困户进行签约服务,签约服务覆盖贫困户100%。服务团队每季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入户随访一次,对贫困户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用药、就医等进行面对面指导,解决贫困群众身体健康,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村室建设解“路远愁”。全市安排141万元,规范和解决282个村级卫生室通水、通电、通网络及各种常规医疗器械的配备。目前,全市能使用和正常开展工作的村级卫生室有259个,占总数91.8%,大大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就医,解决看小病不出村或出门看病怕路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