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靖西11月8日讯(通讯员 许正勇)“张书记,帮我订50斤红皮花生”“我要20斤金杜湾脐橙”“我要3只散养土鸡”“我要2件山茶油,微信红包发给您了......”近期以来,靖西市南坡乡果仙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宇宁忙得不可开交。 近日,“南坡乡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微信群内热闹非凡,各种土特产线上交易异常火爆。微信群成员有南坡乡各村(街)驻村“第一书记”,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社会各界人士、企业负责人等约200多人,第一书记负责推荐本村的土特产品。微信群里,大家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微信群成员及亲戚朋友可任意挑选中意的产品,微信下单、微信支付,由各村“第一书记”负责受理,邮寄、顺路送货上门等方式,把产品第一时间送到顾客手中。 “该群开张第一周,交易额将近10000元。交易产品有百香果800多斤、红皮花生600多斤,土鸡50只,算是取得了开门红,随着该群在微友圈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及当前正是高山脐橙、山茶油、花生、玉米等农产品收获季,以后交易额还会直线上升,产品交易范围也将会由现在的果仙、马峒、汤峒、逢鸡等村覆盖到整个南坡乡所有村屯,这将是群众增收另一个好途径。”南坡乡果仙村“第一书记”张宇宁介绍到。 “没想到小小的手机,还真能帮我卖东西,即省时省力,又能卖上好价钱,以前我卖鸡都要等到圩日挑到南坡街上卖,来回要一整天时间,现在在家里就可以成交了,张书记还亲自帮我送给客户,多亏了张书记,这是他刚拿给我的现金,10只土鸡,收入有1000元。”果仙村果街脱贫户马荣杰高兴地说告诉笔者。 近年来,南坡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以水果、桑蚕为两大扶贫主打产业。高山脐橙、桑蚕两大基地逐步成形,生态农业产业效益突显,群众初尝甜头,积极性很高,纷纷自觉发展各种原生态土特产品。但受传统销售模式的制约,很多优质产品还是待在深山的“闰秀”未被更多外人所识。 “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的步伐,走传统销售模式与电商销售模式相结合。以电商销售带动产业发展,消除群众销路后顾之忧,确保土特产品良性发展。”南坡乡宣传委员林丽格介绍道。“线上,引进各大电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易后难,先通过微信这个几乎人人会用的平台做简单交易,增加群众收入,转变群众思想观念。逐步扩大交易平台,形成南坡乡土特产品牌,进而形成成熟的网络交易市场。线下,引进实体企业,确保传统阵地不丢。” “目前果仙村和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靖西市泽攀野猪养殖场初步达成肉牛和野猪养殖的合作协议,以合股形式共建村集体经济项目,和靖西市壮族人餐饮有限公司达成食材基地建设协议,将在果仙村建设壮族人餐饮中央厨房食材初加工车间,以后该公司餐饮采购的瓜果蔬菜、牛、猪、鸡、鸽等食材,将有超过65%的份额来自我们村。”果仙村党支部书记卢运集高兴地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