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政办发〔2018〕128号
关于印发2018年靖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2018年靖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11月2日
2018年靖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
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为解决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需求,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广西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8〕185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2019 年广西第二批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8〕247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 类重点对象危房的 19个乡(镇)。
二、总体目标
2018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36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为1288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3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为81户。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人民政府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做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尊重群众意愿,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建设美好家园。危房改造农户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要发挥互帮互建的主体作用,自主改造危房。
(二)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公开农村危房等级评定标准、程序和评定结果,以及危房改造申请、对象确定、补助、建设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公平公正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实行村、乡(镇)、市三级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现阳光操作。
(三)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科学制定村庄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结合乡土特色建设,引导农户选用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农房设计标准图集和当地建筑材料,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四)因地制宜,集约节约。农村危房改造要优先利用原宅基地、闲置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荒坡地,尽可能节约用地;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引导群众建设经济适用、安全节能、卫生美观的现代新农居,避免出现农户因大拆大建或盲目攀比建大房而导致贫困加剧的现象。
(五)重点优先,兼顾一般。重点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危房较集中的村庄;对“等、靠、要”思想严重或积极性不高的地方,适当调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量。
四、主要任务
遵循“按比例分配、申报优先、总体平衡、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各乡镇申报数量和存量,将136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市仍有4类重点对象危房的19个乡镇。
(一)抓好危房改造前期工作。一是编制规划。对整村搬迁或危房改造数量超过10户的村屯,要编制和完善村庄规划,按照规划集中建设房屋。二是危房评定。要切实抓好农村危房等级评定,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三是确定对象。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四是制定方案。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代替可行性研究报告,各乡镇要根据靖西市人民政府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制定本乡镇级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街和危房改造农户,报市危改办批准后实施危房改造。
(二)抓好危房改造实施工作。一是签订协议。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明确补助标准、建设标准、建设时限、竣工要求、抗震要求、建新拆旧要求等。二是组织施工。危房改造以分散分户自行改造、自建房屋为主,农户自建房屋确有困难且有统一建设意愿的,要帮助其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统一建设。三是技术指导。组织技术服务队走村入户,指导和引导农户采取结构加固修复、拆除集中重建、分散重建等方式改造危房,确保农房建设施工质量安全。
(三)抓好抗震设防工作。一是抓好宣传教育。加强危房改造知识和房屋建设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危房改造农户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抗震意识。二是落实抗震措施。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的技术指导服务,严格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建村〔2011〕115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切实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建村〔2016〕28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村〔2017〕47号)和《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术导则》(建办村函〔2018〕172号)的要求,抓好改造房屋设计、施工检查,落实抗震措施。
(四)抓好建设管理工作。一是抓好边境危房改造。陆地边境一线危房改造要以原址翻建为主,确需异址新建的,应靠紧边境、不得后移。二是抓好改厕改厨工作。要按照“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要求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和清洁厨房。三是抓好风貌特色塑造。农房建设要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以及其他村落内传统风貌特色保存较完整并经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其他重要传统建筑等不得拆建,主要以维修加固为主(我市为安德街、旧州街)。上述建筑属于危房的,可按照房屋结构加固修复的方式申请农村危房改造维修指标,两年后在不拆除旧房的前提下可申请异地重建危房改造指标,以保持原有的传统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对防火条件要求较高的连片木结构少数民族村寨,可引导和帮助村民将木结构房屋的柱、梁、墙和楼板、屋顶等构件由可燃性材料改为不燃或不易燃材料,提高房屋的耐火等级。
(五)抓好信息管理工作。一是建立“一户一档”信息档案。将农村危房等级评定结果、补助标准、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环节审批结果等进行张榜公示,并将上述信息进行归档,建立危房改造农户“一户一档”信息档案。二是做好信息录入工作。要对危房改造对象有关信息进行核实,并及时将信息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三是抓好竣工验收。危房改造竣工后,要及时组织乡镇级、县级竣工验收。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使用
(一)投资估算。经测算,农村危房改造拆除重建每平方米平均造价约1000元,按每户建房60平方米计算,户均投资6万元。实施2018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1369户,计划总投资8214万元。
(二)资金筹措使用。通过“争取国家支持一点,自治区本级补助一点,市县补助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
(1)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16.6万元。参照2017年户均1.4万元的中央补助标准,实施1369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中央补助资金为1916.6万元。
(2)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618.1万元。参照2017年自治区本级补助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1.25万元、低保户等3类重点对象户均补助0.1万元,实施12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低保户等 3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自治区补助资金1618.1万元。
(3)市财政补助资金 467.25 万元。参照 2017 年市级财政补助标准户均 0.15 万元计算,百色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为 205.35 万元;县级补助标准原则上为户均 0.2 万元,我市财政补助资金为 273.8万元。
六、工作要求
(一)确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
优先将2018年脱贫摘帽的村和脱贫人口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列入当年危房改造范围,鼓励将2019年及以后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任务提前至 2018年实施。在同等条件下,对4类重点对象中的水库移民危房贫困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和诚信计生家庭、农村贫困无房户,以及属于农村危房贫困户的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退役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战参试退役人员家庭等予以优先安排。
(二)明确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标准。
原则上,对 C 级危房采取维修加固形式进行改造,若维修加固后人均居住面积未达到 13平方米的,可采取加建或拆除重建方式。遵循“一户一宅”的原则,尽量在原有宅基地上拆除重建房屋,避免异地大规模迁建。农村危房改造方式为新建的,改造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人均 13 平方米;分散供养五保户不超过 40 平方米;家庭成员 3 人及以下的农户原则上控制在 80平方米以内,4 人及以上的农户不超过人均25平方米;无自筹能力由财政全额补助的农户控制在 60平方米以内;面积误差为5%,要防止因盲目攀比、超标准建设导致农户贫困加剧的现象发生,对于超大标准建设的农户,将给予取消享受危改指标。
(三)明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1)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则上以2015年精准识别结果分值及改造方式划分为四个等级补助:一等是补助居住在一级(D级)危房中需重建的极端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20分以下)户均补助3.2万元;二等是补助居住在一级(D级)危房中需重建的特别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21至40分)户均补助3.1万元;三等是补助居住在一级(D级)危房中需重建的中等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41至60分)户均补助3.0万元;四等是补助居住在一级(D级)危房中需重建的一般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61分以上)户均补助按各乡镇完成的情况,扣除以上三个等级使用资金后余下的资金给予该等级改造农户资金补助。
(2)对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3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1.85万元/户(其中中央补助1.4万元/户、自治区补助0.1万元/户、市级补助0.15万元/户、县级补助0.20万元/户)。
(3)对危房维修加固户的补助标准:(1)建档立卡贫困户:极端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20分以下)户均补助1.55万元;特别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21至40分)户均补助1.45万元;中等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41至60分)户均补助1.3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般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分数61分以上)户均补助1.25万元。(2)其他三类重点对象(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户均补助0.75万元/户。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问题的纪要》(桂政阅〔2016〕135号)要求,从2017年起,对按时拆除旧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激励资金5000元,激励资金由奖金和保证金组成,其中保证金3000元包含在户均2.65万元补助资金中,2000元通过统筹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解决。在下达年度危房改造资金时,我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预留拆旧保证金3000元,由市财政专户保管。获得奖金的农户将同时发放危房改造补助中拆旧保证金3000元;不按时拆除旧房的,奖金和保证金不予发放。无房户不预留保证金,也不发放奖金。建档立卡贫困户拆除旧房激励资金使用管理按照《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关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拆除旧房激励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知》(桂建村镇〔2018〕16 号)执行。
(四)整合使用危房改造资金。
要按照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不足部分由我市本级财政和危房改造农户兜底解决。农村危房改造财政补助资金,严格按照“一卡(折)通”渠道,由财政部门通过银行直接拨付到农户(集中统建的除外)。
(五)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衔接。
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但未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助的4类重点对象危房,可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实施改造;对易地扶贫搬迁退出户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六)按步骤实施农村危房改造。
(1)前期工作阶段(2018年7月上旬)。做好危房等级评定、规划选址、危房改造对象确定、补助资金筹措、村庄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危房改造协议签订等工作。
(2)项目建设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2018 年7月逐步启动项目建设,2018年底前全面开工,2019年5月底前全面竣工(一层建筑封顶并安装好门窗即视为竣工)。其中,列入 2018年度脱贫摘帽任务计划的村和脱贫人口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要于 2018年11月底前基本竣工。
(3)竣工验收阶段(2019年5月至7月)。各乡镇要在改造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竣工验收,验收一户、投入使用一户;各乡镇要于 2018年12月5日前完成列入2018年度脱贫摘帽任务计划的村和脱贫人口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验收工作,于2019年5 月10日前完成其他危房改造验收工作;自治区于2019年7月组织开展全区范围的交叉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组织协调,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1.市直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牵头负责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并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制定农村危房评定标准和确定危房改造范围,核查农村危房改造规模、数量;统筹安排项目补助资金,指导各乡镇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指导和协助抓好农村建筑工匠、村庄规划协管员的培训等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与相关部门共同争取国家补助资金,筹措靖西市本级补助资金,统筹、审核和分配有关补助资金,并对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市民政局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中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的身份核查。
市卫生计生局负责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和诚信计生家庭困难户的核查统计工作。
市移民工作管理局负责有关水库移民信息工作的统计报送。
市残联负责做好农村残疾人困难家庭的核查统计工作。
市扶贫办负责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核查统计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共同争取国家对口扶贫补助资金投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配合做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对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市地震局负责指导农村危房改造户建房的抗震设防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协调解决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中涉及的宅基地安排、置换、调整等相关工作。
2.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作职责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负责做好农村危房的核查统计、数据上报等工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户的思想发动、组织实施、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等工作,协助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村庄规划协管员培训,落实建房审批、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以及相关配合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快项目推进。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按照“渠道不改、投向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的原则,充分整合发展改革、民宗局、民政、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规划建设、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农办)、水库移民、广播电视、残联、电力等部门资源,形成资金集中投入的有利局面。根据国家“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要求,支持本级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三)强化服务,确保进度。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包括农民工匠在内的技术培训,提高乡镇、村级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成立技术服务队,走村入户为农户危房改造提供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危房改造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分月制定倒排工期计划,将每一户危房改造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月开展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检查,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动亲帮亲、邻帮邻,动员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农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 类重点对象进行危房改造,降低建设成本。
(四)加强监督,严肃纪律。
市审计、财政、民政、扶贫、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使用过程监管,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做法和经验,对违反廉政纪律的索贿、受贿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总结上报
各乡镇要在2018年12月10日、2019年5月10日前,分别将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情况以及2018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报送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住建局要分别于2018年12月15日、2019年5月15日前将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作情况以及2018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报送百色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
附件:2018 年靖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项目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