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据普查,全市资源项目达1700个。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项,自治区级保护名录22项,市(县)级保护名录70项。其中,壮族织锦技艺于2007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这条主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提案办理为切入点,组织委员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活动,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
以“非遗”手工技艺为依托,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市以新理念积极探索“非遗”创新发展新途径,注重“非遗”的“活态”传承,把乡村“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市根据政协委员“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等提案和市场需求、产业特点,把壮族织锦技艺、壮族绣球制作技艺等已列入国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确定为民族民间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项目,着力培育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加强文化资源的转化。经过多年的培育,壮锦和绣球产业已成为我市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特色品牌,成为主要旅游产品和农民增收新途径。2008年9月,旧州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12月,市壮锦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为全广西第一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壮锦、绣球制作也逐渐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初步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据统计,全市年产绣球30多万只,年产值约350万元,带动1000多名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市壮锦厂销售壮锦系列产品3万多件,销售收入近200万元。市壮锦厂、旧州绣球风情街、旧州生态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非遗”保护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以上。
以“非遗”民俗活动为抓手,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根据政协委员“关于加强非遗传承和保护,助推靖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围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目标,全力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以“非遗”传统民俗为抓手,努力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通过项目的提升促进产业开发和文旅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每年都举办春节民俗大巡游、三月三歌节、端午药市、七夕绣球文化旅游节、壮族歌圩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活跃市场刺激消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如,在每年端午药市上,举办药材药膳展销、壮医技艺展示和名医义诊、壮医药论坛、药王评比大赛、休闲养生骑行游、民族民俗文艺展演等,使靖西端午药市成为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承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节日。端午药市推动了我市中草药规模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市中草药种植面积达5万亩,29个品种,覆盖19个乡镇100个村。2018年,中草药成熟采收产值达1.05亿元。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大大助推脱贫攻坚进程,也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市还依托春节壮族民俗大巡游、三月三歌节、七夕绣球文化旅游节等民俗活动,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组织实施“非遗+民宿产业”项目,依托“非遗+创意产业”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带动产生旅游经济。201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6.6%,旅游总消费81.57亿元,同比增长33.13%,旅游经济指标利好加快。
以“非遗”民间音乐舞蹈为支撑,活跃城乡群众文化,努力打造“非遗”文化精品。我市针对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文艺队建设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等建议,政协参加单位和文艺界委员以“非遗”项目中的南路壮剧、提线木偶戏、壮族末伦、马驴舞、采茶舞、上下甲山歌、嫦娥调等戏剧曲艺、民间舞蹈、山歌、民间小调等为基础,加大传统文艺作品创作,组建乡村文艺队,活跃了乡村文化。目前,全市组建城乡业余文艺团队近150个,演职员人员达4000多人。文艺界的政协委员深入乡镇村街指导文艺队组建、排练。各乡镇也充分利用传统歌圩节,组织举办文艺演出、抢花炮、扮抬阁、舞龙舞狮、山歌比赛等文体活动。为了把“非遗”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我市还大力组织文化创作,着力打造高质量文创产品。近几年,我市成功打造了参加百色市第四、第五届文艺汇演创作的民俗歌舞乐《国啦(壮语“根”)》、大型歌舞剧《鹅泉情歌》和百色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等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山水+非遗”的文创精品。这些文艺精品有望通过精装化后,逐步在旧州景区、锦绣古镇、绣球城等处进行常态化演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非遗”保护传承和维护文化安全并重,构建中越边境惠民富民示范带。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中越边境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13年3月,广西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在我市正式启动。我市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重点打造中越边境“非遗”示范带,结合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边境一线建设文化传承保护基地,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让边民得到实质上的文化实惠。鼓励和组织边境乡镇、村街举办文化活动和“非遗”保护宣传活动,增强边民的文化安全和“非遗”保护意识,形成边境一带的文化生态群,守住精神家园,这对加强我国边境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预防文化的迁移与流失,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加强与越南边民民俗交流活动,通过每年边境乡镇、村街的传统歌圩,中越两国毗邻乡镇缔结友好等,开展中越边民文艺交流活动,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促进中越两国文化建设和贸易往来。(发稿人:杨柳青)